反思:
健康無價生命最該珍惜
于娟的書名代表著她對生命感到遺憾。4月2日,出版方與于娟簽約,作為給她的生日禮物。那是她最后一個生日。
僅僅17天后,她真正走過了她的 “此生”。據報道,一向“慢條斯理”的出版界,以30天的神速完成了于娟留下的50余萬文字的篩選、編輯、排版、印刷,在第一線加班加點的兩名編輯,幾乎是流著淚校完了十三四萬字的書稿。
幾乎是一線作者的版稅,除了少部分留作3歲兒子“土豆”的教育基金,這個至今仍在上海租房、為于娟看病欠債累累的家庭,還是決定把多數錢款用在她生前常常掛念的課題上:把對保護環境能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能源林搬回山東老家。
與此同時,不少網友開始了對自己生活方式的反思,“如果我們哪一天也身患絕癥,回望自己以前的人生,追求的卻是房子、車子、金錢、地位,那將是多么悲哀的一生啊!”
于娟的話:
1.以前我太過喜歡爭強好勝,太過喜歡凡事做到最好,太過喜歡統領大局,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心碌碌無為。
我以前看重的,跟一般年輕人沒什么兩樣,想要出色的學歷,出色的工作,出色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現在的我,更關注以前看來似乎是虛無的東西,家庭、親情、友情,還有大愛。
2.我不認為婚姻、工作、家庭是互相沖突的,但這三者加在一起也不能與健康相提并論,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不值得你用健康為代價來交換。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