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掛牌督辦的專案幾近擱淺
“我被通知到省紀委駐洛辦公地接受問話時,工作人員很少問‘小金庫’問題,反而一直逼問我專案組工作情況。”張建岳說。
專案組其他被“雙規”和調查的工作人員也反映,說是查刑警支隊“小金庫”的問題,但被“雙規”的多是專案組人員,其中還有與錢完全無關的材料內勤等崗位人員,且他們被問的最多的是與專案組工作有關的情況,其中一些人反映自己還受到了非正當待遇。“他們輪著看押我,三天里不讓吃、不讓睡,我覺得生不如死。”張建岳說。
張建岳等專案組成員紛紛以各種形式逃至北京,躲在公安部招待所內寫材料,反映情況。警察,變成了上訪戶。
此后,紀委的調查結果表明,“小金庫”屬于體制遺留問題。該賬戶收支明細管理規范,警察個人在經費使用上均未出現違規,所有“小金庫”支出都開銷在辦案上。
證明清白后,張建岳一行回到了洛陽,“但干擾調查的無形力量并未因此放棄。”張建岳說。
從2004年5月起,洛陽市警方疾風驟雨式的人事調整開始展開。時任洛陽市公安局局長、曾是河南警界的傳奇人物、素有“青天”之稱的張太學被調任河南省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當時,公安部正在組織學習洛陽公安的先進經驗。
此后,時任洛陽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刑警支隊支隊長、專案組負責人李小選脫下了警服,調至政法委;原洛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黨委委員、專案具體負責人張建岳,調任洛陽市高新區公安分局任副局長;洛陽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原副大隊長尤益民調入巡警支隊任副大隊長。此外,其他專案組骨干成員也在很短的時間內調離。
之后,專案組成員中又有多人被“雙規”,最長的達兩年之久,但最后并未查出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查出來的話,我們也就不在這兒了。”尤益民說。
記者多方了解,在2004年“12·10”專案組骨干隊員被調離之后,再無關于該案實質性進展的任何公開信息。公安部掛牌督辦的“12·10”專案,幾近擱淺數年。
中國青年報記者聯系洛陽市公安局及河南省紀委了解上述情況,但截至發稿,均未得到回復。
如今,宋家的老二宋彥海是河南省孟津縣公安局局長,老四宋彥宏在洛陽市公安局禁毒隊當隊長,二人通過媒體否認自己充當兄弟的保護傘,稱對他們盜賣文物的情況毫不知情。
警察斗不斗得過盜墓賊?
“知道最后的結果,我們心里涼嗖嗖的。”洛陽某基層派出所前所長鐘某對記者說,“到最后,連局長都沒留下。”
2003年9月,宋家老三宋彥慶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收監兩個月后,宋彥慶被保外就醫。
“這些事已經變成了警察心里的疙瘩。”李芒說,“現在盜墓,警察都不一定敢抓,除非是大案。就算抓,抓的其實也都是干苦力的,是盜墓體系的最底層。上面‘支鍋’(出錢組織盜墓)的老板,后面有門路、有渠道的大老板,能抓的,很少。”
2010年11月2日,龍門石窟核心保護區被盜后,公安系統也成立了“11·2”專案組。但據此前媒體報道,“11·2”專案組幾乎遇到了與當年“12·10”專案組一樣的困境。在第一次向洛龍區檢察院移交案件時,檢方退回案卷,要求繼續深入偵查。專案組4名辦案民警,已有一人被調離。剩下的3名辦案成員,據稱被要求只鞏固現有證據,其他線索不再追究。
在媒體報道后,4月7日,河南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領導要求洛陽市洛龍區公安分局龍門派出所繼續追查“11·2”案件,但據洛陽市公安局某位干部透露,至今追查工作并未進行。
這位干部還告訴記者,從“12·10”案件擱淺后到現在,洛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很少對文物案件進行過立案偵查。
在這里,誰能讓盜墓者敬畏法律?
在這里,誰能讓法律懲處盜墓者?
誰能解開洛陽警察心里的疙瘩,讓他們安心地保護著6代24帝長眠之所——古都洛陽?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