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行榜曾飽受質疑
朱慧卿繪
日前,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新聞發布會上,學校方面宣布:“清華計劃在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平,并在2050年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睂τ凇笆澜缫涣鞔髮W”的追逐,清華并非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對于大學排名的標準,西方一些知名大學一直都有非議和不滿,著名學者秋風表示,一旦量化指標成為大學辦學的指向,可能會導致大學最終走偏。
現象
“名校排名熱”恐陷入怪圈
國產的“大學排行榜”層出不窮一茬接著一茬地推出:武書連版的、上海交大版的、人民大學版的、武漢大學版的、中國校友會版的……在這一系列排行榜上,大學名次不盡一致,有的甚至差別很大。原因無他,主要在于評價標準不同參數各異。
秋風說:“現在很多大學宣揚要建一流大學,其實走的是量化指標的老路,這個路我們已經走了很久了,它的弊端也已經被大家所認識到。以論文來說,注重論文數量是一直以來的弊病?!睋覈萍既藛T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顯示,我國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樣有數據統計稱,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開外。
在臺灣大學排行榜上,成功大學一般排在老大或老二,但是,成功大學校長黃煌輝說,一直以來,成功大學堅決反對所謂的大學排名,因為嚴重失真。黃煌輝表示:“不同的大學屬性不同,目前這種排名,對理工科大學有利,因為很多理工科的評價指標可以量化,但是,對綜合性大學或文科大學就相當不利——人文社會類的辦學很難用量化指標來衡量?!?/p>
“學校若按照那些排名的標準,把資源全都集中在這些量化標準方面,而荒廢和忽視其他方面,最終必讓大學建設走上偏路。”秋風說。
如火如荼的大學排行榜盡管一直備受爭議,但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劉念才教授完成的一項課題顯示,提升排名成為大學校長的共同目標。“提升排名成為大學校長的共同目標”,這原本不能算作新聞,可正是因為現實越發的走向唯“排名”的馬首是瞻,才讓公眾對這些排行榜的負面評價遠高于正面。例如校友會大學排行榜甚至將“造富”、“校友捐贈”、“媒體關注”(指某搜索引擎中搜到的該校的網頁數)也列入大學排名參數,真讓人匪夷所思。
這樣的現象不僅存在于國內。美國一家基金會的總裁約翰坦言,亞洲大學經常相互抄襲模仿,或是照搬西方模式,為的是得到更好的大學排名?!芭琶谛纬梢还删薮罅α?,阻礙大學追求自己的目標,忘記他們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甚至最優秀的大學也無法避免陷入這一怪圈?!?/p>
“大學其實一直是在退步,而不是進步,不能讓師生有歸屬感,不能讓人在其中獲得身心的升華,不管如何排名,有多少高樓,有多少學生都不能稱作一個好的大學?!鼻镲L說。
解讀
“名校情結”不如真才實學
什么是好大學?什么是一流大學?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對此,秋風表示,不一定要有統一的標準,用最樸素的方式去想象,所謂一流大學,它應該是一個好大學,或者說是一個美好的大學,學生和老師的精神都可以得到自由的揮發,教師可以自由地去研究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對社會、對公共事務的思考。學生則可以在學校里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學到做人的品德。“倘若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它會在乎排名多少嗎?排名第十和排名第九十九,對它有什么區別呢?”
然而目前的現狀是,多數中國家長仍然抱著“排名至上”的擇校標準,一味地緊盯著前10、前50的大學,有的時候學校排名只差兩名卻無比計較。
有學者指出,對于現在的“90后”和未來的“00后”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舒適感和自信感。在選擇大學時更應該考慮的是,是否可以為孩子選擇到一個可以讓他找到自信的舞臺,一個可以展現自我的平臺;是否可以讓孩子有發揮的空間,并且可以讓其有一定的動力通過努力成為這個群體當中最優秀的人。
對于很多家長及學生關心的名校畢業是否利于就業的問題,在高校任教近十年的劉老師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認為:“名校生在就業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現在的企業越來越看重員工的個人能力,在招聘面試時也會對員工自身進行一系列考察。所以,如若學生在大學里并沒有做到自我培養和鍛煉,那么僅僅一張名校文憑并不能為學生的就業帶來實質性幫助?!?/p>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高的未必是最好。有走進名校的夢想沒有錯,但是夢想成真是靠理性的抉擇,靠華而不實的文書跌跌撞撞走進名校未必就能實現自我。大學在世界文化多樣性上應該擔負起責任,“泡沫化”的數字不應成為大學爭相追逐的目標,當中國的大學被這些泛濫的排行榜所綁架,中國大學何時才能成為世界一流?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