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日前在福建正式揭牌。去年底,福建省在京與央企舉行項目對接洽談會,當場簽訂了27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額達3740億元。事實上,在整個洽談會上,福建共推出項目123項,總投資額高達8464億元。
為何熱衷投資福建——
看重港口資源,短期內投資回報也可觀
“雖然福建沒有煤、油、氣這樣的能源,但有豐富且尚未充分開發的岸線、港口資源。”國投(福建)開發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劉春革告訴記者,“這是我們最看重的地方。”國投在福建的項目為湄洲灣國投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莆田市湄洲灣畔,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線12公里。
湄洲灣,是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便已設計的“東方大港”。事實上,福建3700多公里海岸線上,到處都有像湄洲灣一樣的天然優質港灣,其中湄洲灣、廈門灣等7處深水港灣都可建設10萬噸級以上的泊位,可建設20萬—50萬噸級的超大型深水碼頭岸線47公里。
目前央企在福建在建項目42項,總投資2448億元。而今年福建省在建重點項目366個,總投資9679億元。這意味著央企在建項目占福建在建項目總額的比重超過了25%。
福建省經貿委主任、國資委主任周聯清表示,此次央企入閩合作項目都有一連串上下游延伸項目,尤以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海洋經濟為主攻方向,突出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
長遠利益是央企看好福建的關鍵,而眼前利益也是吸引他們的一個主因。中石化2009年底在福建建成了煉化一體化項目,1200萬噸煉油、80萬噸乙烯已投入商業運行,年銷售收入近600億元,利潤近8億元,在福建成品油市場的份額已達70%以上。中國鋁業投資的中鋁瑞閩鋁板帶項目2009年2月投產,當年產值就達16億元。
為何青睞央企——
拉動經濟高增長的大項目往往來自央企
全國首個利用LNG冷能低溫橡膠粉碎項目日前在福建莆田開工,這是該市與央企(中海油)合作的又一大項目。去年底,僅莆田市就與央企簽約了18個對接合作項目,總投資額670多億元,其中一半將在今年開工。
莆田市委書記楊根生告訴記者:“十二五”莆田GDP要從現有的800億元沖到2000億元、財政從80億元沖到200億元,如果沒有大的項目支撐,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大的項目來自何處?莆田瞄準了央企。
自“海西戰略”確立以來,福建的政策、區位優勢顯而易見,其“全國唯一的水、大氣和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均為優”的生態優勢,也成為吸引各路投資者的法寶。但反觀之,這些優勢也是對“快”字的“約束”——政策能否用足?港口岸線是否發揮最大效益?生態可否持續?“快”字頭前要有“好”。
“央企投資的全是大項目,不僅拉動增長的能力極強,而且對資源的充分利用、保護,相比其他投資者既有實力也有能力。”莆田市發改委主任姚景華毫不掩飾其對央企的青睞。“事實上以前我們也曾考慮,讓本地的民營經濟參與甚至是主導這些大項目開發。但一是他們單個都難以挑起這樣的重擔,二是都不曾有過類似的操作經驗,而且談判起來特別不容易。”
早在2004年9月莆田市就擁有了目前中國唯一一家經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的國外原木進境口岸。這個項目曾主要傾向于當地民營企業,然而建設至今,卻仍是鮮有大項目實際落地;反之,首家來莆的中海油,在完成了一期200億元LNG儲氣、管網建設后,又開始建設燃氣發電、丁基橡膠生產等一系列后期下游項目。
會不會擠出民企——
央企為民營經濟拓寬了新一輪升級發展的空間
在采訪中,當地一些民營企業主不乏有這樣的擔憂:福建原本是以民營、非公經濟起家,大規模的央企進入,會不會擠占民營經濟下一輪發展空間。
其實這層擔憂,從一開始就已被政府所察覺。寶鋼的合作者正是福建的民營企業——福建德盛鎳業有限公司,全國最大的民營不銹鋼生產企業。德盛的優勢是掌握了低品位鎳礦高效提煉的關鍵專利技術,這也是寶鋼看好合作的基礎。但當地因德盛的污染問題,苦惱已久。
據周聯清介紹,在去年完成了央企對接工作后,福建省要求省經貿,在今年底前制訂一份關于福建民企與落地央企項目對接項目書。“實際上央企入閩布局,也是為民營經濟拓寬了新一輪升級發展的空間。我們這次對接,著重考慮的是從央企布局的大項目背后的上下游關聯性產業入手,這也正是民營企業大有可為的地方。”
今年1月1日,落戶于閩中三明市的中國重汽集團福建海西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投產。與此同時,以民營為主的、總投資6.7億元的6個汽車零部件配套項目已在三明埔嶺汽車工業園落戶,專門為中國重汽海西公司提供零部件配套服務。
“福建民營企業如今也面臨著升級換代的問題。只要政府堅持繼續實行降低門檻、資金扶持、引導合作等政策,央企入閩對民營來說機遇大于挑戰。”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長李鴻階認為。
據福建省統計局統計,2010年,福建全省全社會民間投資共完成4533.83億元,比上年增長38.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