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大了”“心痛得要命”“被騙了幾十年”……當被鑒寶專家告知自己手中幾十年的藏品竟是贗品時,不少收藏愛好者邊搖頭邊扼腕嘆息。
16日至17日,在北京陶瓷藝術館舉行的“2011閩龍春季鑒寶、尋寶、賽寶大型系列交流會”上,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鑒定委員會副會長張寧等權威專家大聲疾呼,當前中國收藏市場存在“白丁多”“假貨多”“太浮躁”三大亂象,收藏者切記端正收藏心態、普及文物常識,以防上當受騙。
近30件藏品僅6件“真貨”
交流會上,來自陶瓷、書畫、雜項等領域的鑒寶專家對收藏愛好者的藏品進行現場鑒定、價值評估。
北京藏友姚女士小心翼翼地打開藏品盒,本想讓專家為珍藏多年的縮口雙耳官窯“掌眼”,沒想到鑒定結果令她大失所望。
“這是件贗品,沒收藏價值,頂多值200塊。它底部雖有燒制的‘官’字,看似是官窯標志,但古代真官窯一般不帶‘官’字,很多藏友太迷信瓷器背后的燒字兒,屢屢上當受騙。”張寧說,“另外,假官窯雖釉面很亮,但發的是‘賊光’,而真官窯因年代久遠,其釉面只會發‘普光’。”
來自太原的白先生幾年前花數千元買下一件“明朝瓷器”,他試探著問張寧:“這可是我家的寶貝,得值不少錢吧!”
張寧看后回答:“頂多值300塊。不過只要你自己喜歡,就藏著玩玩。你這瓷器也就和你的年齡差不多大(白先生30多歲)。”他提醒現場藏友,收藏需要理性,要有正常的收藏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