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本月5日聯合公布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915個,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南楊橋古街村名列其中。
此前的本月3日,省政府公布了江蘇省第七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武進區鄭陸鎮焦溪村分別入選名鎮、名村。
這3項均屬零的突破,展示了常州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南楊橋古街村,就是原來常說的楊橋古街。它地處武進、宜興交界處,以南楊橋為中心地段形成的東、西、南、北等老街距今已有約800年歷史。該村現存約2.7萬平方米明清、民國時期傳統建(構)筑物,保存完好的有丁家塘丁宅、百歲莊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清道光年間的《重建楊橋碑記》石刻遺存等歷史文化遺存,是以水道和街巷相互補充、相互聯系,共同構筑成平行并列的舟行與步行兩套交通系統的古村。
孟河鎮地處新北、丹陽交界處。南北朝時,出了齊梁兩位開國皇帝及13位皇帝。清朝中后期,以費伯雄、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為代表的孟河醫派創造了“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的醫盛時期。孟河鎮也是“常州三杰”之一惲代英的故鄉。現有14家文保單位,核心保護區內有50余處歷史建筑、11條歷史街巷、6條歷史河道、8座古橋梁、19口古井、22棵古樹名木、7處文化遺跡等。
焦溪村地處武進、無錫、江陰交界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堯舜禹時代。在唐代,焦溪村憑借區位優勢形成了集鎮雛形,清朝中葉成為常州東門外的大集鎮,抗戰前夕達到商業鼎盛時期。該村古村歷史特色肌理保存完整,現存“一河、四橋、五街、十三弄”,“黃石半墻”建筑技藝體現出南地北風的江南水鄉傳統村落特色,是江南山水兼備、風貌格局完整、明清商貿典型的代表村鎮。 (通訊員 孔令毅 李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