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四平市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會議召開。市長王振才、副市長王宇出席會議,市委常委、秘書長閆旭主持會議。
王振才要求,要深化認識,明確方向。近年來,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劉喜杰同志提出的“實現城鄉面貌三年大改觀”目標任務,堅持高位操作、上下聯動、分類整治、建管并重、強力推進,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秀美四平,基本形成了以“一核三帶”節點鎮、沿線村為骨架,縣(市)區域內重點線路周邊村屯為支撐的農村環境面貌新格局。但我市農業比重大、基礎設施欠賬多、村莊密集、財力薄弱,投入機制、共建機制、長效管護機制不夠完善,環境“臟、亂、差”的鄉村仍然存在,環境整治“死角”仍然較多,整治后反彈現象時有發生。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將“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由過去重視新村建設向協調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方向轉變,由過去重視環境綜合整治向統籌推進改善人居環境、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方向轉變,由過去重視整齊美觀向“一村一特”、“千村千面”、尊重自然生態方向轉變,由過去重視典型宣傳向保護古村落、挖掘歷史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方向轉變。因此,全市上下務必立足改革創新,調整工作思路,轉變工作方式,完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步伐。
王振才強調,要精準發力,強力推進。一要強化規劃引領作用。科學編制村莊規劃,既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又要分清層次、形成體系,更要注重執行、抓好落實。二要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對2006年開始建設的省級示范村、推進村,突出鞏固、擴面、提升,充分體現“典型化”;對村莊聚落形態和自然條件較好的村,突出鄉情美景和田園風貌,充分體現“生態化”;對位于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和縣(市)區域內主要通道兩側的村莊,突出“遠看有形象,近看有亮點”,充分體現“個性化”;對城區、開發區周邊及鎮區所在村,突出城鄉統籌,充分體現“一體化”;對面廣量大的縱深村、薄弱村,重點改造危舊房屋、建設村屯道路和排水設施,充分體現“全面化”。三要加快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村莊道路硬化,加強生活垃圾污水污染治理,解決農居安全問題,改善人居生態環境。四要強化產業支撐作用。深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高產創建園區建設,發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經營;運用經營村莊的理念,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業,讓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五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干凈人家”評選活動,制定村規民約,促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注重農業文明和鄉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把鄉村潛在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轉化成促進農民增收的資產、資本。
王振才要求,要營造氛圍,協同推進。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擺上日程、抓在手上,各職能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把美麗鄉村建設好。要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級組織帶頭人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服務和引導群眾,進而團結和帶領群眾共建美麗鄉村。要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縣、鄉、村共同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新農村建設,調動農民參與建設的積極性。要推動幫扶工作取得實效。按照全市“千名干部包千村”活動方案的安排部署,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幫扶工作,讓更多的城市資源參與到美麗村莊建設上來,推動農村環境改變。要加強督查形成氛圍。聯合督導組對該掛牌的要掛牌,該發放整改通知書的發放整改通知書,該通報的及時通報。新聞媒體要跟蹤報道,及時宣傳好的典型,曝光存在的問題。
會上,王宇全面總結了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并對推進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政協辦公室、伊通縣、鐵西區平西鄉、雙遼市勃山村、鐵東區佘家村分別就新農村建設幫扶保包工作和美麗鄉村創建作經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