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林網5月26日訊(記者李丹)今天上午,在吉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丁喜忠介紹,今年1至4月,我省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5536起,同比減少2748起,實現安全生產主要指標“雙位數”下降態勢。
2014年我省安全生產綜合改革取得成效
丁喜忠說,我省在安全生產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是,在監管對象摸底方面,我省調取全省工商部門登記的企事業單位數據,要求以網格為單位逐戶對比核實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將所有企事業單位落實政府負責人、行業監管人、綜合監管人和專家咨詢人,構建覆蓋全省的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目前,全省已有44.6萬戶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了監管具體責任人,制作懸掛網格化公示板21.2萬塊。
推動全省25個行業(部門)制定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自查標準95個,全省50處恢復生產煤礦礦井100%通過達標驗收,2014年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18.7萬戶,排查隱患205.29萬項,整改205.25萬項,整改率99.9%,全省所有地區完成安全監管網站建設。健全和暢通安全隱患、非法違法行為及事故的舉報渠道,10個地級和83個縣級全部開通12350舉報平臺,接報率100%,解決率100%,促進全民安全意識的提高,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接報案件比同期增加近5倍。
安全生產行政許可事項實行網上審批
從去年11月,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開始著手全省安全生產行政許可事項網上審批工作,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系統已于4月1日試運行,目前已實現了網上辦事、二維碼和許可文書在線打印以及網上監督的功能。預計到10月底將全部網上受理。
繼續推進改革 全力打造“陽光安監”
丁喜忠表示,下一步,省安監局將繼續推進改革,全力打造“陽光安監”,設置網上審批辦事、行政審批公開、企業信息查詢、重要信息提醒、咨詢答疑、網上投訴、網上監督、二維碼證照識別等8大功能,將6大類12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每個環節實現網上全程監控,形成可追溯的責任體系。而且,企業在節省送審時間、減少辦事環節的同時,審批時限也由原來法定的45個工作日壓縮至25個工作日,再縮短到10個工作日。
成效:全省前4月事故減少2748起
丁喜忠說,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事故和死亡人數的雙下降,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今年1-4月,全省安全生產主要指標均呈“雙位數”下降態勢,共發生各類事故5536起、死亡220人,同比減少2748起、少死亡187人,分別下降33.2%和45.9%。其中控制考核范圍內事故153起、死亡99人,同比減少69起、少死亡36人,分別下降了31.1%和26.7%。全省未發生重大以上事故,較大事故5起,死亡17人,同比減少6起,少死亡21人,分別下降54.5%和55.3%。從實際情況看,改革對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起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