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吉林網訊(高龍記者柳青)“生產金針菇,主要使用玉米芯、啤酒糟等作為食用菌培養基的主原料,生產后的廢渣還可作為飼料和有機肥使用。”雪國舞茸(長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長春市綠園區向農業現代化持續發力的清晰縮影。休閑農業、智慧農業、精深農業、設施農業、循環農業“組合拳”,讓綠園傳統農業踏上現代都市農業的轉型升級之旅。
向現代都市農業發力。“別看我這小園不大,一年能為家里多賺一萬多呢!現在這種‘市民小菜園’在我們村特別火。”綠園區合心鎮岳家村42歲的農婦高春梅笑容里透著喜悅。2014年,綠園區在岳家村建設2處占地10公頃的私家菜園基地,將土地劃分出租給城市居民進行無公害蔬菜種植,像高春梅這樣原本居家的農婦參與到代管種植當中。在岳家村,采摘基地模式,也讓種植葡萄的農戶嘗到了甜頭。如今,市民小菜園和采摘基地成為綠園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聚寶盆。
為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翅膀。“沒想到打個電話就能省下6袋農肥錢,這信息服務還真管用!”合心鎮東安村農民張雨江口中的“電話”,實際上是我省啟動的“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系統”。農民站在自家田間地頭撥打12582,能獲得一對一的科學施肥指導。目前,這套服務系統已經在綠園區廣泛使用。數字化和信息化平臺的運用,讓科技務農的智慧之花開遍田間鄉野。近年來,綠園區打造了哈達村智慧農業園區、“3S”蔬菜玉米等農作物精準作業示范區、標準化決策系統的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可追溯管理型的生產檔案記錄和包裝標識科學管理示范區,通過科、產、學、研相結合,為百姓餐桌上保險,開啟農業增收金鑰匙。
多業融合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做農業,就是做生態、做景觀、做環境。要著眼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建設,實現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綠園區政府負責人介紹,合心鎮省級特色城鎮化建設示范鎮,著眼于世界級軌道交通產業基地、國家級生態農業公園、東北新型城鎮化示范鎮的三個功能定位,今年將投入21億元啟動生態廊道、小景東西街、三河一庫生態綜合治理、田園牧歌等項目建設,融生態、農業、產業、文化、科技等多種元素為一體,實現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建設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