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耕時。廣袤的黑土地上,到處充盈著機械的轟鳴聲,暖風和著泥土的味道,似催促著農人不要誤了農時。
譚家堡村,農安縣東北的一個普通村莊,像以往一樣,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這個仍以傳統春耕方式為主的小村,在現代農業的風潮下,正悄然發生著改變。
田地里“夫妻檔”
4月29日,早上剛過5點,陳明昉匆忙擦把臉,扒拉口飯就去拾掇今天干活的設備,給車輛的軸承打油,檢查車輛狀況。“種地的這段時間,家家都起這么早,早干完早歇著。”
出門前,妻子譚娟“全副武裝”,戴上遮陽帽、口罩、手套,這是今年種地的“標配”,既遮陽又防土。“今年種地天氣不好,風大,大地里沒遮沒擋的,吹得人都睜不開眼睛,也不見有下雨的意思。”譚娟說,即使捂得這么嚴實,一天下來,感覺眼角里都是土。
當天是晴天,雖是清晨,風也不小。由于今春雨水少,風天多,土質較干,播種前要先“坐水”,把田壟澆濕才能播種,所以陳明昉的拖拉機后面還牽著個儲水罐。這增加了今年春播的工作量。
準備妥當,兩口子麻利地跳上拖拉機,直奔自家的地頭。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拖拉機把村路“折騰”得塵土飛揚。熟人碰面就扯起大嗓門交流下種地的進度。在顛簸了大概十多分鐘后,拖拉機停在了一塊田地邊。
耕過的土地松軟平整,層次分明。拖拉機發動,一天的耕作開始了。
放眼望去,大地里到處都是忙碌的人,拖拉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照這個進度,種完所有的地還得10天左右,要是有臺播種機那就省事了。”陳明昉嫻熟地轉動方向盤、換擋、踩油門,譚娟坐在水罐旁偶爾調一調水流的大小,拖拉機所過之處,土地變得濕潤起來。
短短20分鐘,一壟壟田地澆灌完畢。陳明昉敏捷地跳下駕駛座,一身專門的操作服已經“變臉”。“這一畝地要用兩罐水,用沒了就得再回村里買,五塊錢一罐,一天得用上十來罐。”
都說“春雨貴如油”,對于今年譚家堡村的春耕,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種地辛苦但有奔頭”
眼看快到吃飯的點了,陳明昉接到電話,是父親陳萬喜打來的,告訴他飯做好了趕緊回來。
掛了電話,陳明昉把差點就“坐”完水的一塊地澆完,“再有一天,家里的這塊地就能種完了,緊接著就去種承包的那20公頃地。” 與其他村民相比,陳明昉的春耕要更忙碌些。就在去年,他在村南邊流轉了20公頃的土地。
說著話,拖拉機已經開到了家門口。種地的這段日子,為了節省時間,夫妻倆的午、晚飯都由父親陳萬喜老兩口來解決。
午餐依舊忙碌。掃掃身上的塵土,快速洗手洗臉,就上桌了。大米飯、干豆腐炒尖椒、豆芽炒蒜苗、家常涼菜,都是譚娟婆婆初鳳杰做的。老兩口除了張羅伙食,還是“后援”,地里有點緊急情況就幫忙跑跑腿。
中午過來“蹭飯”的還有鄰居于升瑞。和陳明昉一樣,在村里也算得上是種糧大戶了,他流轉了16公頃土地,已經在地里忙了兩天。
16公頃地,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少,依靠相對傳統的播種模式還是讓人有點吃不消。“今年種地還得‘坐水’,一天頂多種8畝地,只能等其他人種完,再找幾個幫手。”于升瑞邊用毛巾擦臉邊“訴苦”。
“雇人或者雇機械種呢?”“有播種機肯定是好啊,但附近的村屯租不到播種機。”于升瑞撇著嘴攤著手說。
作為種了幾十年地的“老把式”,陳萬喜對如今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稱贊不已,也流露出羨慕,“‘老八板兒’的種地方式一定得淘汰。機械化種植會越來越普遍,十天的活兩三天就能干完,那種地就輕松了。”
“當今政策好,種地辛苦,但有奔頭啊!”陳明昉下決心今年弄臺播種機,改變傳統辛苦的春耕方式,“拖拉機在我們村已經很普遍了,但播種機還沒有,大伙兒都盼著能機械種植。”
渴盼種地“加速度”
雖生長在農村,但陳明昉譚娟兩口子并不想做個“安分”的農民。
前幾年夫妻倆在農安縣開了個包子鋪,生意不錯,但陳明昉始終沒忘自己是個農民。“總琢磨著在種地上搞出點名堂來。”
2012年,看中機械收割的“錢景”,夫妻倆考慮再三,決定出兌小店,用這幾年開店的利潤買了臺玉米收割機。這是譚家堡村的第一臺收割機。每當秋收,它就成了附近村屯的“搶手貨”。
近兩年的“跑活”經歷,陳明昉漸漸明白種地還得靠規模才能實現高收益。“規模種田對種子、化肥的消耗大,走批發價可以把生產成本降下來,收益應該還可以。”憑著模糊的想法,2013年,他流轉了20公頃地。
沿著村路一直往南走大約10里地,就是陳明昉包的地。抓起一把土,隱約可見土質輕微泛白。“我們這管這樣的地叫‘堿圈地’。每公頃的產量比正常的土地少七八千斤,沒人敢種。”
考慮到每公頃3200元相對便宜的租金,2013年,陳明昉心一橫,決定租這20公頃的地。東拼西湊,一口氣交了6年的租金。
雖然產量低一些,但陳明昉在流轉的第一年就賺了十多萬元。“以前哪想到種地能致富?”說起去年的豐收,陳明昉很開心。
“如今想要多種些地也不容易了,家家戶戶都想種啊。”村長孫德龍告訴記者,在譚家堡村,現在很多人都認識到規模種田有前途。
好事成雙。就在去年年底,由陳明昉牽頭成立了村里的第一個合作社,目前有社員40多戶。“陳明昉干啥都認真,更是種地的‘好手’,他是個干事的人。”社員趙青山說,陳明昉在村里的口碑很好。
“成立合作社不是為了‘趕時髦’,希望能通過這個合作社,帶著大家一起種地致富。”談到合作社,陳明昉自然開心,不過這背后也有些許煩惱,“首先是沒經驗,想法挺多,想實現需要學的還真不少。但最要緊的還是年底買臺播種機,明年就能實現全程機械化!”
當現代農業在全省各地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譚家堡村也被這股風潮推動著前行,尋求著改變和突破。
夜幕徐徐落下。借著拖拉機明亮的大燈,陳明昉把播完種的地壟填平,回到家已是八點半。
譚娟清洗一身的行頭,一天的勞作算是告一段落。她說,夜晚總是很短,一睜眼天就亮了。對他們而言,明天的忙碌,是辛苦,也是充實和希望。(記者陳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