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墾區大豆田中耕深松作業日前全面展開。周良君攝(新華社發)
投資消費拉動增長 9項改革釋放紅利
中國經濟下半年將溫和加速(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羅 蘭
中國經濟如何發展?全世界關注。雖然一些國際機構不斷強調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但總體上依然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8%下調至7.75%,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表示,盡管全球經濟疲軟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中國經濟依然可以保持7.75%的年度經濟增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將出現一個溫和的加速。
整體運行平穩實體經濟不振
在剛剛過去的幾個月中,宏觀經濟數據既有向好因素,也不乏復蘇疲弱的信號。“前5個月,工業企業利潤率出現回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往下走,通脹的壓力不算太大。”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對本報記者說,這些都為進一步改革留出了空間。
但實體經濟不振、地方債務清償、財政赤字增長等仍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據統計,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6%,創下去年11月以來半年的新低,連續14個月為負增長。對此,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PPI繼續下跌,說明當前更多的經濟著力點不是在實體經濟上發展,而是在投資和投機市場上等待觀望。張茉楠指出,中國制造業的情況并不樂觀,很多企業經營困難,正處于去債務化、去杠桿化、去庫存化、去產能化過程中。整體宏觀數據和微觀情況是有背離的,宏觀經濟反彈容易,而實體經濟就沒那么容易了。
而利普頓則表示,中國經濟增長已變得過于依賴投資的持續擴張,其中主要是房地產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投資。他還認為,中國政府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地減少政府赤字的規模;同時需要加強對稅務體系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監管和治理,以確保政府債務的穩健和可持續性。
內需拉動增長期間會有波動
“總體來看,前5個月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利普頓的擔憂有一定道理,我們的貨幣事實上還是偏向了寬松,地方政府內在投資沖動比較強烈,這些都需引起注意。但總體形勢仍在預期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利普頓對中國經濟前景依然比較樂觀,他們預測的7.75%經濟增長目標是溫和的,超過了我們年初定的7.5%的目標。
許多專家也認同“下半年中國經濟小幅回升”的判斷。徐洪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保持溫和中速的增長速度是可以持續的,因為前期投資的貨幣有一個滯后效應,下半年時這一效應會顯現;去年底發改委投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今年陸續上馬,這對GDP有拉動;出口將保持溫和增長,雖然對歐洲、日本差一些,但對美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是比較好的,出口形勢整體上沒那么悲觀,是審慎的樂觀。
張茉楠指出,下半年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同時,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外部需求會有增長,對出口有幫助。
但張茉楠同時提醒,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雖然在下半年會有復蘇,但其過程會很曲折,期間不時有波動,希望大家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對經濟增速有更高的要求。
穩增長要統籌兼顧重平衡
下半年經濟關注的重點是什么?徐洪才認為,穩增長是重點,但同時要兼顧通脹預期。他分析說,下半年CPI有可能溫和走高,對此要高度警惕。要做好穩增長、防通脹、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加大開放的工作,要統籌兼顧,掌握好平衡。
“發改委今年將在9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力度,包括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領域改革,積極推動民生保障、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相關改革等”,徐洪才對記者說,各項改革都有時間表,隨著它們的落實會逐步釋放出改革紅利。
利普頓表示,應對發展中的挑戰,中國需加快改革:一方面要在銀行、國有企業和各級政府層面建立強有力的治理結構;另一方面要繼續放開管制,減少政府參與,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要果斷推進經濟再平衡,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
財經專家沈建光預計,伴隨著兩會后地方政府新任領導相繼就任,大量項目審批加快與資金到位,減稅、增加轉移支付等刺激政策推出等等,下半年財政將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反彈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