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拿去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本想著投資生財,怎料銀行也不是“保險箱”。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違約曝光的負面消息不斷,投資者究竟該如何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銀行理財產品虧損引發信任危機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銀行就是“安全”的象征,把錢交給銀行就等于把錢放入了“保險箱”。2012年,銀行理財產品虧損卻被頻繁曝光。
盤點一:QDII理財產品是重災區。由于境外各類市場持續震蕩,近兩年銀行系QDII產品普遍深陷虧損“泥潭”。今年初以來,中信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的QDII產品紛紛曝出巨額虧損。記者發現,虧損的QDII產品大多是票據掛鉤產品,與境外股市、債市甚至石油、貴金屬等能源價格相關,一旦金融市場動蕩,風險不言而喻。
盤點二:結構性理財產品難獲預期收益。結構性理財產品具有“保本兼投機”的雙重特性。雖然從產品結構設計上避免了大比例虧損的厄運,但依然難改其風險大的特性。研究機構普益財富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852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54款產品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這54款產品中又有30款產品僅實現最低預期收益率。
盤點三:銀行“理財門”引發信任危機。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頻遭投訴。面對投訴,銀行的態度卻是“高高在上”,推卸責任無視客戶,甚至阻撓媒體負面報道的情況時有發生。最近引發熱議的華夏銀行“理財門”事件,已經引來數十位投資者舉牌抗議。銀行理財市場亂象已經引發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