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王老吉”商標的拉鋸戰終以廣州醫藥集團的勝利畫上了句號。業內人士認為,涼茶市場未來將上演一場新的博弈戰;與此同時,商標權益該如何保護,也再度成為熱議的焦點。
廣藥獨飲“王老吉” 股價應聲漲停
隨著廣藥集團收回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的紅色罐裝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的生產經營權,未來“王老吉”將由廣藥集團一家“獨飲”。
根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廣藥集團和鴻道集團簽訂的《“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本案仲裁費由雙方各負擔50%。
此前有媒體報道,廣藥集團于1997年與鴻道集團第一次簽訂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在2000年簽訂了第二次合同,使用權延續到了2010年。此后,香港鴻道集團通過賄賂廣藥集團原副董事長李益民,獲得了補充協議,將合約從2010年延長至2020年。東窗事發后,廣藥集團意在收回鴻道集團通過賄賂取得的“王老吉”商標十年的使用權,于2011年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
經過數百日的拉鋸戰后,廣藥終于將“王老吉”收入囊中。
隨著集團正式發布消息,5月14日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廣州藥業和白云山A強勢漲停。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藥業和白云山A似乎已提前感知“好事”降臨,近日頻露“喜色”,5月4日至今分別累計上漲41.8%、37%。
新一輪涼茶博弈來襲
經過多年的發展,“王老吉”已然成為涼茶行業的一個象征。業內認為,商標之爭雖已落幕,但對于廣藥、鴻道以及整個涼茶市場的發展,將產生一番“震動”。
據悉,2011年“王老吉”涼茶(包括紅罐和綠盒)銷售收入在200億元左右,其中綠盒銷售額僅有19億元。國聯證券分析師周靜預計,廣藥集團憑借“王老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和其大健康產業的營銷,有望令“王老吉”創出輝煌佳績。
“招兵買馬”便是最好的印證。記者從廣藥集團獲悉,旗下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5月10日發布了“第一期緊急招聘”,特薪招攬3000名快銷人才,其中銷售代表類職務計劃招聘500人。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產業計劃“十二五”末達到500億元的銷售目標。
相較之下,加多寶為規避風險將紅罐“王老吉”更名之舉,顯得頗為無奈。加多寶3月份發布一份換裝聲明:因市面上出現諸多廠家使用“王老吉”商標生產不同的產品,2011年底,加多寶出品的紅罐王老吉涼茶產品開始啟用新設計產品包裝。
中信建投食品飲料業首席分析師黃付生預計,失去“王老吉”,加多寶的涼茶銷量肯定會下滑,盡管廣告打得很響,但能否將市場奪回來,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也指出,商標回歸廣藥,對于加多寶涼茶而言,會出現產品銷量受阻、營銷費用增加、短期盈利預期降低等情況。未來兩大巨頭在產品價格、銷售渠道、品牌建設及細分市場上的競爭程度會加深。
另外,對于涼茶市場中的其他競爭者而言,以和其正、鄧老這兩家為主的一線品牌商家將會加快市場份額的掠奪,二三線品牌如黃振龍、口炎清、寶慶堂、金葫蘆、平安堂由于品牌影響力不足、規模較小、經營及管理相對弱勢,將局限在區域發展,甚至有可能逐步退出涼茶市場。
商標保護再受考驗
上海政法學院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陽表示,雖然“王老吉”一案關乎賄賂情況下的合同無效,屬于《合同法》范疇,但是由于加多寶對紅罐“王老吉”這一品牌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令商標權成為更值得探討的對象。
據悉,由加多寶一手帶大的紅罐“王老吉”,在國內的銷量曾一度超過可口可樂,公司在“5·12”地震災區捐贈1億元的舉動,為其贏得了極高的市場關注度和商業美譽度。
上海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陶鑫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王老吉”一案值得業內深思,究竟該如何平衡因行政程序獲得的注冊商標權利和因市場使用而產生的商譽權利?這對于我國現有的商標理論制度,提出了挑戰。
據悉,很多消費者尚不知曉紅罐“王老吉”已更名,當大部分涼茶愛好者繼續擁護“王老吉”這一品牌時,實際上是轉入對廣藥集團的支持,預計消費者重回“加多寶”陣營還需一段時間的過渡。
為此,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對于企業而言,最寶貴的資產不是土地、廠房、設備,而是品牌。沒有品牌的企業,市場做得再好,也如同沒有地基的海市蜃樓一般,很美好,卻容易塌陷。”
另外,多位專家建議,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時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必要把身邊的案例作為“鏡子”時常警示自己,以免“為他人作嫁衣”。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