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樂士涂料因其耐洗刷性不達標,被內蒙古質監部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繼服裝品牌ZARA被抽檢出存在虛標用料成分、色牢度不夠等問題后,雅培奶粉也被指相關營養物質含量不達標。洋品牌光環失色的現象說明,洋品牌并非絕對的優質代名詞,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也有諸多漏洞。
此前,一貫給人干凈衛生印象的洋快餐也頻頻曝出食品安全問題。繼曝出肯德基所售豆漿非現磨、麥當勞漢堡面包暴曬之后,有媒體再度曝光,肯德基在后廚的食品制作過程令人堪憂,炸薯條的油4天才換,后廚地面骯臟,食物掉地上都是撿起來抖抖污垢后繼續售賣。
從亨氏、肯德基到雀巢、特富龍、博士倫、肯德基……一向在國內消費者心目中有相當美譽度的“洋品牌”,近年來頻頻受到消費者的質疑,導致這些洋品牌陷入信任危機,而其背后卻潛藏著一個亟待正視的問題:在中國的市場上,跨國公司的“洋品牌”同樣面臨企業社會責任的考量。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跨國企業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業績,都與其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品質息息相關。但現在的一些跨國公司,往往在母國和中國的表現表里不一、判若兩樣。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一到中國就“變臉”了呢?個中的原因值得細究。
跨國公司本來就是“商人”,洋品牌也不是什么“洋圣人”,他們這樣做,無疑出于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本能。我們在指責他們缺乏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應該從國內招商引資的制度設計、市場監管的體制機制上來找找原因。
無庸諱言,這首先與一些地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片面導向不無關系。面對這些處于強勢地位的洋巨頭們,有些地方或部門甚至不惜在生產標準上作出某些“寬待”。換句話說,跨國企業某些品牌產品在國內“走樣”,很大程度上是緣于它面臨的社會約束條件發生了變化。有專家指出,一些洋品牌犧牲品質追逐利潤也是中國消費者“寵”出來的。由于消費者的盲目追捧,許多洋品牌在中國市場這塊蛋糕中占有較大份額,即使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檔次,大部分消費者仍會買洋品牌的賬。
其次,也與我們監管不力和監測落后有關。客觀地講,目前中國在許多產品安全監測上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包括施行標準和檢測方法等方面都還比較粗放,缺乏更精細化的評判。隨著檢測標準的逐步與國際接軌,尤其是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科學鑒別常識的提高,在“老標準”下不是問題的問題就顯山露水了。
不言而喻,對于洋品牌在中國的“變臉”,不能僅停留于道德方面的評判,也不能總是期待“洋巨頭”們道德自律的提升,而是應該積極地采取“他律”約束,從而驅引企業道德“正向運行”。可以這樣說,只有讓所有企業在制度框架下實現“既是社會責任的實踐者,同時又是社會責任的受益者”角色定位,才能最終落實跨國企業的社會責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馬原
相關新聞:
洋品牌立邦多樂士陷"質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