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繳了多少稅 怎樣減稅才合理
年關越近,有關企業的壞消息越多。
這些事情表面上多是涉及民間的高利借貸,但背后折射的卻是中小企業艱難的生存困境: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人工工資漲價,融資的成本還在繼續上升,稅負沉重,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銳減。
“今年企業真的很難做,比去年差多了。”僅從鞋業來看,虞龍明顯感覺到內銷和外銷都不理想,“做零售的老板吆喝到死,今年都沒人買東西”。
“市場上基本沒什么生意,酒店也沒什么生意,娛樂場所更沒什么生意。”虞龍說,這是溫州目前的現狀。他預計,年底,企業倒閉的現象百分之百要到來。
這與《中國經濟周刊》采訪的其他多位企業主判斷完全一致。
溫州市一位職能部門的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前段時間,他們專門組織了一次會議,會議要求大家做好企業倒閉現象出現的準備。
“過年前后,會一直倒下去,基本上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虞龍想了想,唯一較好的出路或許就剩下減稅了。
逃稅與生存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曾在媒體上撰文披露這樣一組數據:今年1—6月份完成的5.2萬億元全國稅收收入中,來自各類納稅人的份額如下:國有企業14.1%、集體企業1.0%、股份合作企業0.5%、股份公司46.3%、私營企業10.2%、涉外企業20.5%、其他7.4%。
該組數據揭露的基本事實是:在當前的中國,90%以上的稅收收入,來自于企業法人的繳納。只有不足10%的稅收,是由自然人居民繳納的。
另有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占去了企業總數的99%,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
《中國經濟周刊》調查了北京一家典型的文化類中小企業,一般情況下,大約要繳納如下稅項:增值稅、營業稅、文化事業建設費、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印花稅、車船稅等等。以2010年為例,該文化企業總收入3000萬元,稅前利潤率大約在13%左右即390萬元,扣除所得稅100萬元,凈利潤率在10%左右即290萬元。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文化事業建設費、企業所得稅的全年應繳稅額應在355萬元左右,扣除增值稅退稅45萬元,實際稅負310萬元。實際稅負略高于凈利潤。
這種情況顯然要比浙江的那些中小制造業企業好許多。
“已經到了不逃稅漏稅就無法生存的地步。”虞龍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若嚴格按照納稅標準繳納,像他們這樣的中小制造業企業一分錢都沒得賺。“所以,現在的中小企業所有的稅收幾乎都沒有交齊的。”
蔡學文是浙江安吉縣一位家具企業的老板,他感覺負擔最重的是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不管你的工廠生產還是不生產,工廠所占的土地使用稅必須要繳納,基本上按照地段來征收,有個地區差,平均每平米大約是8到10元一年,企業的面積越大,繳得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