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養豬產業鏈由多個環節組成,包括種豬養殖、生豬屠宰、豬肉深加工、飼料加工、養豬科研以及豬肉銷售。對于小規模養殖戶來說,由于處于產業鏈的下游、風險承受能力弱,“豬周期”對他們傷害最大。“這么多年他們虧多賺少,今年價漲實際上是在彌補前幾年的虧損。”新建縣農業局委員徐樟海向本刊記者解釋。
“豬周期”緣何難避
生豬生長周期客觀上促成了“豬周期”的形成。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鐵雄對本刊記者說:“由于豬肉這種農產品同其他農產品一樣,具有生長周期較長、途中很難改變的特性,而農戶總是以現有的市場價格為標準去預期未來的收益,這樣往往陷入‘蛛網困境’,趕不上市場變動的節奏。”
事實上,豬肉價格的周期性震蕩也非中國獨有。江西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鐘新福向本刊記者介紹,2010年他去德國考察時,一位德國生豬養殖戶告訴他,利潤多的時候一頭豬能賺40歐元,虧的時候也要虧20歐元,“事實上他們的波動也挺大,所以價格波動實際上是很正常的,只是中國豬肉波動的幅度太大。”
今年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包括疫情使得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散養戶退出,飼料成本上升10%,人工成本上升25%,仔豬成本翻倍,以及近年來的貨幣超發的副作用影響等,都促成了本次豬肉價格的上漲。這也是歷次“豬周期”共同的形成因素。但從產業本身而言,受訪專家認為,肉價大幅波動則暴露了我國生豬產業的三大“軟肋”。
首先,疫病加劇,助推價格波動。近些年,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和口蹄疫、流行性腹瀉等疾病相繼出現。疫病除了導致生豬直接死亡損失外,還導致患病母豬的流產或死胎,育肥豬生產性能嚴重下降,最大的問題是造成養豬戶的心理恐慌,以致規模戶出欄不補欄,散戶則干脆退出。
最近,藍耳病尚未平息,受訪專家開始為新的疫病擔憂:今年的豬流行性腹瀉開始影響廣東、河南、四川、湖南等地,該疫病直接導致母豬產崽為僅產單崽或者雙崽,并且小豬成活率極低,不少養殖場小豬死亡率甚至高達30%。
其次,規模化水平低,組織化程度低。我國生豬養殖的生產單位非常多,而且結構復雜。以生豬生產大省江西為例,鐘新福介紹,如果將一年出欄500頭以上算作規模化經營的話,江西的規模化水平只在60%左右,而且最近每年都是以超過10%的規模化速度增長起來的。業界認為,當規模化養殖占到市場的80%以上,豬肉價格才會趨于穩定,“豬周期”振幅趨于平穩。
每逢周期性價格震蕩,都會出現“散養戶跑得快,規模戶跟不上”的現象。農業部曾對全國20個生豬主產省調研,2007年7月散養農戶生豬存欄量同比減少20.5%,規模場生豬存欄同比增加7.3%,散養戶在本次波動中快速退出成為一個主要特征。“散戶心態”加劇供求變化。
此外,中國的生豬養殖產業雖然有很多生產合作社,但是規模往往都很小,運作也不規范,往往只具有開培訓班等單一功能。相比較而言,西方有很好的生產合作組織。比如,丹麥養豬合作社提供80%的市場供給。他們通過合作社,種豬統一培育、飼料統一生產、藥品統一調配、聯合辦屠宰廠甚至銀行等方式,組織“計劃生產”,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