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維權遭遇“四重山”
專家分析認為,對成為假貨“集散地”的網絡,維權卻要歷經舉證難、起訴難、訴訟難、獲賠難這“四重山”。
舉證難,難在證據的收集、保全和認定困難。“按照我國現行法律的‘誰主張,誰舉證’,網購維權往往需要公證購買假貨的過程。”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何敏說,舉證不僅難,還相當昂貴,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消費者維權的道路。
起訴難,也在于網絡交易的“異地性”和購物平臺對企業相對比較“袒護”的現狀,導致難以找到責任人。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孫穎這樣認為。
網絡打假難,“在于很多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對手是誰、在哪里。網店的店主即使實名登記了,也未必是真名;填寫的所在地又往往并不為真或者干脆填寫了海外,讓工商部門無從查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方盈芝表示,在沒有全面實施實行網絡實名制的情況下,平臺也難以追溯到個體商家。
訴訟難,在于法律規制與監管漏洞中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何敏認為,當新技術發展得非常迅速的時候,規范和標準的制定就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在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釋之前,監管上就形成了一定的司法真空,變得‘無法可依’?!?/p>
獲賠難,則難在消費者和企業在整個法律流程中“付出多,收獲少”。專家分析指出,受侵害方起訴的過程繁瑣,時間長,得到的回報卻往往不大,因而使不少受侵害者無奈放棄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