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順繪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A股市場規模已居全球前列的今天,有必要轉變思路,將投資者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股票賺錢越來越難了”。很多投資者近來都發出這樣的感嘆。一首股民自我調侃的網絡歌“韭菜姑娘”短時間內引起廣泛共鳴,正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尤其是4月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多走強,美國股市更是連續創出兩年半以來的新高。相比之下,A股市場在經歷了2009年的反彈之后,這一兩年一直處于上下兩難之境,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會出現大幅虧損。
不僅是普通投資者有這種感受,機構投資者同樣如此。公募基金在2010年收益大幅下降之后,今年一季度又出現了300多億元的虧損。由此可見,當下投資者的虧損是普遍性的,市場整體的風險大于機會。
當然,股市短期的漲跌受很多因素影響,并不足以說明問題。然而,如果放眼近十年的A股市場,依然可以發現投資者所處的尷尬境地。2001年5月,上證綜指的點位在2100點左右,十年后的今天卻仍在3000點之下,十年來的漲幅僅為四成。以深圳成指作為參考標準,情況稍好一些,但漲幅也僅為150%。而這十年內,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GDP的實際增速平均在10%上下。十年來同樣高速增長的其他國家,如巴西、印度、俄羅斯,其股市都出現了至少3倍的漲幅。此外,同期其他投資渠道的回報,如房地產、黃金等,也遠遠“跑贏”股票。因此,綜合各種因素來看,這十年來,A股的投資者并沒有充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
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有漲有跌,有盈有虧。但如果在一個較長的時期里,股市整體上沒有給予投資者合理的回報,不能充分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變化,這就不是某一個投資者的投資水平或者運氣問題,而需要從市場制度上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