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些專業“代秒”店鋪甚至打出“不成功全額退款”的廣告(2月13日攝)。 新華社發
“秒殺”購物存陷阱
很多網友無功而返 只因背后“另有黑手”
“秒殺”購物熱近年來在網上興起。打開許多購物網站的頁面,可看到大量“秒殺”廣告不斷閃爍,以秒為單位的倒計時器飛速跳躍。
為搶到超低價格的商品,成千上萬的網民在電腦前不斷刷屏……圍繞網上“秒殺”的是是非非,各方爭議不斷。為揭開“秒殺”購物的內幕,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
搶購
網站單日促銷交易額近10億
2010年11月11日,淘寶網推出“光棍節”5折“秒殺”促銷:總共吸引2100萬買家,單日交易額達到9.36億元。
在淘寶網開立“艾妮女裝”網店的劉鵬(化名),當天網店營業額實現了翻倍。隨后,劉鵬又在自己的“艾妮女裝”網店上做了一次“秒殺”活動。他提前一周掛出“秒殺”預告:1天內,每條159元的女褲,“秒殺”價格為98元。當天該款女褲賣出近300條,這是劉鵬單日售出商品量的幾倍。自此,“艾妮女裝”網店經常閃爍著“秒殺”二字。
重慶涪陵區煙草公司的劉穎(化名)是一位資深“秒客”,她每個月平均參加20次左右的“秒殺”活動。1月3日上午8點,她參加了淘寶網諾凡電器專營店組織的隔水電燉盅的“秒殺”活動。這次活動時間為24小時,電燉盅的價格由128元降為76.9元。活動結束后,電燉盅的銷售量達1000余部。
按點擊量收錢網店省推廣費
劉鵬揭秘說,現在網站推廣通常按照點擊次數來計費。一般情況下,一次點擊的價格在0.2元以上,高的達十幾元。盡管每次開展“秒殺”活動需向網站支付2000元,但“秒殺”活動可為網店節省大筆推廣費。而在短時間內聚集如此之高的瀏覽量,花錢難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