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不遇的一場突襲北京的大雨,瞬間奪走了30多條鮮活的生命。其中在某處積水路段發生的一名司機未能及時逃生、被困車中最后不幸溺亡的消息,接連幾天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嘆惋和哀傷。在哀悼已故逝者、感傷生命脆弱之際,許多人不免會問:一場大雨,怎么就能輕而易舉地奪走一個男人的生命?開車涉水怎么還有這么大的生命危險?如果自己遇到當時的突發情況該如何逃生自救?
痛定思痛,一場大雨給人們帶來諸多的反思。其中當務之急,便是加強對公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安全常識教育。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只有在平時學會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方法,掌握突發災害下自救逃生的常識和技巧,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進而救助他人。
或許很多人還記憶猶新,2008年的那場汶川特大地震當中,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由于平時就高度重視安全常識教育,狠抓針對地震等突發自然災害的應急演練,5月12日地震發生后,全校2000多名師生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按照平時的演練規程安全有序而又迅速地全部撤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應急避險,整個過程用時1分36秒,創造了無一人員傷亡的逃生奇跡。這說明,只要有足夠的安全避險意識,掌握了一定的安全自救常識,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災難的損害,關鍵時刻拯救更多的生命。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但與災害頻發的國情相比,全民的安全避險意識、防災自救的常識和技能還相當不適應。無數的經驗證明,災難來臨之際,絕大多數的脫險者靠的是第一時間的自救和互救。當前正值暑期,屬學生溺亡事故的高發時段,尤其是在留守兒童集中的農村以及南方等河道較多的地區,包括溺水救助等在內的多種安全常識教育尤為重要,刻不容緩。
《黃帝內經》中曾言:“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回過頭來試想:如果那名溺亡的司機能夠在汽車尚未被積水完全淹沒的第一時間棄車逃生,如果當他被困在車里的時候能夠采取正確的自救方式破窗而出,如果他在給妻子打電話求助的時候能夠得到行之有效的救助方案……生命不能重來,人生不能假設。或許關鍵時刻,一把小小的鐵錘就可以為自己打開生命重啟之門;或許生死關頭,一項并不復雜的自救技能就能為自己帶來化危為安的轉機。
來源:新華教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