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射性銫,有哪些應用和健康危害?
銫共有38個同位素,除銫-133為穩定同位素外,其余均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銫是核爆料和反應堆運行產生的主要裂變產物。
環境中銫-137進入人體后易被吸收,均勻分布于全身;由于銫-137能釋放γ射線,很容易在體外測出。進入體內的放射性銫主要滯留在全身軟組織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濃度較低;較大量放射性銫攝入體內后可引起急、慢性損傷。
銫-137可作為γ輻射源,用于輻射育種、輻照儲存食品、醫療器械的殺菌、癌癥的治療以及工業設備的γ探傷等。由于銫源的半衰期較長及其性能易造成擴散的弱點,故近年來銫-137源已漸被鈷-60源所取代。
放射性銫及其簡要特性
核素 化學
符號 原子
序數 主要放射性
同位素 半衰期 來源 毒性 銫 Cs 55 137Cs 30.0年 人工 中毒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如何處理受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食物和飲用水?
當食品和飲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水平時,應禁止或限制食用或飲用這些受污染的食物或飲用水。
對受到污染的食品可采取加工、洗滌、去皮方法去污,也可在低溫下保存,使短壽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衰變,以達到可食用的水平。對污染的水,可用混凝、沉淀、過濾及離子交換等方法消除污染。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局)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