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腹地中央區,有一塊保持著原生態的肥沃土地——中國?原陽。在這塊土地上,原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孕育出了中國第一米——原陽大米。
原陽地處黃河北岸,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與河南省會鄭州一河之隔、三橋相連,京港澳高速、焦晉高速、石武高鐵、107國道穿境而過。原陽轄5鎮9鄉,面積1098平方公里。原陽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優質水稻種植基地,種植優質水稻40萬畝。
曾經,原陽人民因黃河而貧窮;如今,原陽人民因黃河而富足。
世代依黃河而生的原陽人,在黃河水滋養的同時,也世代遭受著黃河水的肆虐。據原陽縣志記載,自公元944年至公元1761年,黃河在原陽縣境內溢洪決口泛濫67次。原陽也因此在黃河、黃河大堤、黃河故道三種地勢的影響下形成了“南邊黃河灘區,北邊黃河故道,中間是背河洼地”的南北兩邊高、中間低的特有地形。50多年以前,中間的背河洼地,曾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產堿不產糧”的不毛之地。原陽人為改變現狀,1958年開始引黃稻改,1968年試種成功,1978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種植。
引來黃河水,育出第一米。開拓創新的原陽人通過引來黃河水,讓昔日不毛之地的背河洼地變成了今日15公里寬、60多公里長的黃金米帶。經農業部監測,這條黃金米帶所產的原陽大米,由于富含有機質黃河水的澆灌,加之土壤的先天堿性和晝夜溫差大、白天日照強的獨特特性,不僅讓原陽大米吃起來“軟筋香甜”,而且富含鐵、鋅、鈣、硒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自1991年以來,原陽大米先后獲得國家“七五”星火科技博覽會金獎、兩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國際食品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等各種國家級和國際級金獎。成為“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的地理標志產品”,“河南省最具有影響力的十大地理標志產品”,“河南省名優農產品”。《人民日報》稱贊“原陽大米”為“中國第一米”,“原陽大米”成了原陽響當當的品牌和名片。
巧用“飛天”育種,筑就高端品牌。從2003年的太空育種到2008年的搭乘“神七”遨游太空,從原陽太空營養米的橫空出世到原陽有機米的認證成功,原陽大米以其獨特的優勢,依靠科技創新,在以追求高品質為終極目標的同時,選擇了出高端產品,走高端品牌之路,使“原陽大米”品牌再次迅速崛起。“飛天”育種,不僅讓原陽人民初嘗了“高端”帶來的喜悅,也為原陽稻米產業帶來了劃時代的變革,奏響了原陽“振興稻米產業、實現強縣富民”的最強音。
同時,原陽迅速申請了“原產地證明商標”,通過了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認證,為“原陽大米”穿上了防偽護身符。2002年,“原陽大米”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原產地證明商標”,成為河南省第一枚獲準注冊的原產地證明商標,也是全國大米行業第一家。2003年,“原陽大米”又被國家質檢總局通過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認證,成為全國大米類中第三個、河南省糧食類產品中首家實施原產地域保護的產品。多項榮譽都足以證明“原陽大米”無愧于“中國第一米”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