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平均上調17%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我國CPI出現比較明顯的上漲。伴隨著物價上漲,社會各界對于工資變化關注也越來越多。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要達到7%以上,與經濟發展同步。人社部副部長楊志明日前也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實現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職工工資增長15%,5年實現職工工資增長翻番。
今年年初,全國各地掀起“加薪潮”,紛紛上調最低工資標準,范圍廣、力度大。在江蘇率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后,上海、山西、重慶、浙江等省市也紛紛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據悉,目前,已經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十多個省市,平均上調17%左右。新一輪“加薪潮”引發學界對加薪推高CPI的擔憂,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專家,專家認為對抗通貨膨脹不能簡單加工資,調高最低工資標準是收入分配調整的一部分,需要配合各種手段,才能達到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效果。
1.工資增長本身不應該成為“目標”
從3月1日起,廣東企業平均工資提高18.6%,其中廣州的最低工資標準增至1300元。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的月基本工資已由原來的960元調整到1160元,上海由原來的1120元調整到1300元,浙江由原來的1100元調整到1310元,天津由原來的920元調整到1160元,江蘇由原來的960元調整到1140元。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兆洲說,從去年開始,我國物價一路走高,今年又大幅攀升,一季度達到了5.4%,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人民幣購買力貶值;意味著一年期存款收益為負數;意味著工資收入增長如果不能超過5.4%,百姓的實際購買力在減少,生活水平在下降。目前,各級政府都紛紛出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政策以及決定采取提高工資的措施,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