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廣州市不少小學讓家長輪流或聘請社會人員負責學生午休托管,讓家長陷入難處,如何破解?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4日表示,既然政府已為午休看管埋單,不妨用補貼的錢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托管人員資質隊伍建設和資質標準的建立,統一組建、培訓和成立一支專業化的托管人員隊伍,讓大家都受益。
原以為取消學校午休費之后,只要政府補貼則學生托管的難題就迎刃而解,沒想到卻遭遇“政府埋單學校不買賬”的尷尬。學校將托管的“皮球”踢回給家長,即便不能完全指責學校和老師,至少也可看到學校某種不想管事、不愿攬責的意愿。此前不少老師就表示看管學生午休不是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自己也想休息,無論多少錢都不想看管。從保障老師的休息和身心健康以及社會化運作的角度出發,用財政補貼統一組建一支學生午休托管隊或是一條路徑,但必然也面臨諸多考題。
這其中的問題之一就是補貼是否足夠?按照廣州市去年11月出臺的試行辦法,午休和課后托管服務補助標準分別為每生每天2元,用于發放參與托管服務的在校教師補貼和向社會聘請人員的勞務費。當時,教育部門就稱 2元補助標準是通過對比課后和午休托管所產生的最低標準人力資本投入測算,“標準是偏低的”。因而,“政府埋單學校不買賬”現象的背后,應該有老師既不想放棄休息又有不愿接受“低標準補貼”的成分。這與政府取消托管費之前老師也不愿意承擔課后托管“額外任務”的原因并無兩樣。
由此觀之,要化解目前遭遇的尷尬,如果還靠行政命令“壓制”學校必須承擔托管任務,以“最低標準人力資本”來“強迫”老師必須服從,即便可以也非良策。及時對托管運營情況進行評價,較為精確地測算托管的實際、合理的成本,以此判斷財政補貼是否應適當上浮或學生家長是否應適度分擔托管費用等,來調動學校、老師和外聘人員的積極性,這是必須要做的。
如果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托管隊伍,如何組建,怎樣運作,無疑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具體看,教育部門制定托管人員資質標準這方面的事不難做,考核發證之類的事政府行政部門也在行,但建立起來的托管隊伍到底是依附在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身上還是徹底的社會化運作,一些學校場地不足問題如何解決,日常怎樣實施有效的管理,主管部門、學校、老師、托管機構和家長等各方的責任如何分擔,這些均無現成經驗可借鑒,對相關制度的細節設置考驗不小。
尤其是學生托管事關安全大事,家長始終認為孩子交給學校直接托管最放心,學校對聘人看管的安全保障也有顧慮,這是對組建“專業化托管隊伍”的最大考驗。如果社會人員只是抱著賺錢的目的而來,不像老師一樣細心看護,而發生安全事故,責任恐怕也始終少不了還要學校來承擔,此中糾結如何理順,恐怕就不是只要政府肯花錢、有人看管就了事。
無論怎么樣,既然政府肯花錢,組建專業化的托管隊伍這條路是值得大膽探索的,但是否應大包大攬還值得商榷。至少,除了利用學校條件提供托管之外,如果對校外托管機構實施準入制,嚴格規范管理,使之成為補充,讓學生家長自由選擇,也可減輕學校的壓力,這也應是一條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