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日新媒體專電 1月2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了陜西省委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報告,其中提到,西安受黨紀處分的1297人中,近90%為處級以下干部。記者在該網站近日發布的每周通報中發現,1月19日到25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106件違法違紀案件中,五分之一以上是涉及基層腐敗。
街道干部、村干部、校長、科長等基層干部,通過收受禮金、違規宴請、私設小金庫等手段非法斂財,利用其在基層的權力尋租。有專家認為,如果基層腐敗行為長期發展下去,勢必會像螞蟻一樣掏出很多“蟻穴”,危害整個社會的“千里之堤”。
重大案件始于“蟻穴”
2015年伊始,在公安部成功摧毀一特大制售病死豬犯罪網絡中,搗毀湖南、河南、廣西等11個省區涉案窩點30余個,查封扣押病死豬肉及問題肉品1千余噸、使用病死豬肉及廢棄肉品加工的“地溝油”48噸,涉案總值逾億元。
如此惡劣的案件、如此廣泛的影響,幕后元兇究竟是誰?出乎人意料的是,在案件涉及的11個犯罪團伙、110余名犯罪嫌疑人、保險公司保險員以及監管部門少數公職人員中,主要涉案人員竟然大多為基層職工,有些人甚至沒有“一官半職”。
據記者了解,保險公司保險員、犯罪嫌疑人與動物檢疫人員相互勾結,繞過無害化處理和檢驗程序,導致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可以隨便開。從而使大量病死豬肉和“地溝油”堂而皇之地流向市場。
無獨有偶,在江西高安曝出的病死豬肉事件中,涉案的官員,也全都是權力不大的基層官員。
近年來,來自社會基層的腐敗案例呈現多發之勢。在利益集中領域,例如土地出讓置換、城市工程建設項目、國有土地和房產的處置等,基層貪腐案件相對集中。2013年深圳葵涌辦事處壩光社區整體搬遷窩案涉案金額就高達1.64億元,涉案人員100多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辦事處和社區干部。
有基層紀委官員表示,一些小“官”利用手中的權力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面對利益,一些基層官員和干部法律防線和道德底線蕩然無存,雁過拔毛、過路收錢,把手中或大或小的權力用來“尋租”,形成分布“廣”、涉及人數“多”、情況復雜的“蟻穴式”腐敗。
“蟻穴式”腐敗直擊監管要害
法律專家表示,“蟻穴式”腐敗帶來的是百姓對政府公信力的質疑,對社會法制和公平正義期待的傷害,同時還有對基層政治生態和行業規范的危害,其示范作用也不容忽視。如果不進行監督和懲處,“蟻穴式”腐敗可能會導致社會安全和穩定的“大堤”潰塌。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顏三忠認為,基層干部的腐敗行為影響面廣,危害很大,因為與百姓關系較為密切,所以百姓更痛恨自己身邊的一些腐敗現象。他表示,當前的問題在于,曝光力度不夠,反腐的主要精力還沒有下沉到基層。
一些基層紀委工作人員表示,基層干部的“官”很小,但掌握了很多公共資源和資金,尤其是新農村建設很多資金和政策下移,城鎮化過程中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等問題,目前基層治理的村民自治、對村干部的權力監督還不是很完善,不到位。對于基層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也還不夠,通常都是有其他案件牽連出來的才會被查處,很難主動發現。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于曉光告訴記者,目前基層腐敗的事情確實暴露的較多。出現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基層組織管理水平有限,疏于防范,導致腐敗現象觸目驚心。這也證明了基層腐敗需要得到更多重視,必須把反腐落到基層實處。
治理“蟻穴式”腐敗須強化依法監管意識
有專家表示,“蟻穴式”腐敗行為具有隱秘、關聯性高、影響范圍廣、與百姓密切相關等特點,查處難度一般較大,百姓也缺乏主動舉報意識。導致很多小的苗頭逐漸發展成觸目驚心的案件,給查處帶來了很大難度,查處成本也相對較高。
于曉光認為,基層腐敗首先是因為一些基層工作人員法治意識淡薄。“一些基層干部認為法律管不著他,自己說了算,對自己沒有約束作用,不拿法律當回事,所以才會產生腐敗問題。”他認為,治理基層腐敗,應該切實提高基層的法律觀念,要知法、懂法、畏法。
于曉光說,還有一些基層腐敗問題是因為有關監管部門發現苗頭未及時糾正處理,很多違法行為都是從違紀開始的。小打小鬧不當回事兒,實際上是縱容了違法行為不斷擴大,所以要加強對苗頭、趨勢性問題的糾正。其實,預防比打擊重要,應該把重點放在預防上。還有很關鍵的問題,就是要建立預防農村職務犯罪的氛圍,讓群眾具備與違法違紀行為做斗爭的意識,養成敢于舉報主動揭發的意識,不能縱容基層腐敗行為。不管與自己是否有關,都要敢于挺身而出。
顏三忠等專家認為,防治基層腐敗,僅靠一種手段查處不會起到長遠的效果,應該從全面治理機制上,對權力形成制約。發揮基層群眾參與社區、農村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基層民主,防止少數基層干部利用權力尋租。目前需要建立這樣的平臺和機制,讓更多基層群眾,如退休干部、村民代表等能夠參與到基層機構的決策研討中。
顏三忠表示,還要加強對于基層腐敗的打擊力度,既要盯著“老虎”,也要拍打“蒼蠅”。應該下沉懲處腐敗的重心,查處一些案件起到輻射效應。同時,應該提高群眾參與反腐的意識,暢通百姓的舉報投訴渠道,使基層腐敗在人民的監督下無處藏身。(參與采寫記者秦宏 劉碩 李響 翟永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