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9月25日專電題:“鯰魚效應”還是“投機吸金”——透視外教“搶灘”幼教市場現象
新華社記者 鄭天虹
幼兒教育市場的“外教”當下呈現前所未有的火爆,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外教的走俏,迎合了家長對幼兒早期語言開發的需求,同時也讓一些“洋面孔”鉆了幼教市場尚未規范的空子。
外來的“教師”好念經
廣州番禺某英語實驗幼兒園國際部,以全英教學為特色,每班都有英、美外教任班主任,直接參與幼兒生活管理,每年學費超過6萬元,兩年間漲幅超過1萬元。由于招生名額有限,依然有大批家長報不上名。與這間幼兒間相掛鉤具有“占坑”性質的托班,報名時家長甚至從凌晨開始排隊,可謂一位難求。
沒有條件上國際幼兒園的家長,很多都給孩子報了諸如迪斯尼英語、英孚、瑞思英語等英語培訓班。這些機構大多引進了國外的課程和多媒體教學互動設備,而各不相同的是外教的數量和課時數。
家長普遍認為,外教的教風更受孩子喜歡,他們表情豐富,教學方法多樣,課堂表現力強。家長宋女士說:“先不說外教教會了孩子什么,至少他培養了孩子對語言的學習興趣,這個就值了!中國的教育還是應試痕跡太重,扼殺孩子的興趣!”
為了招攬家長報名,這些培訓機構的每一節免費體驗課都有外教的身影。他們教孩子們字母、拼讀、數字和顏色,以及簡單的會話,似乎并不需要特別的專業背景,只需要一張洋面孔和看起來活潑的課堂氣氛就足以讓家長心甘情愿掏腰包。
魚龍混雜,外教群體暗藏風險
然而,是不是只要有一張洋面孔就可以來中國任教?一個外教在中國合法從業需要什么樣的資質?有沒有定期審查制度?
我國規定,外籍語言教師必須“具有大學學士以上學位和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歷,并具有相關教學資格”,才能申請來華工作專家許可。“相關教學資格”指的是TESOL(教授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國際教師資格)、TEFL(教授非英語母語國家英語學習的國際通用教師資格證書)等教師資格認證。同時,對聘請外籍人士從教的機構也有嚴格規定。凡與外國文教專家簽訂半年及以上合同,向對方支付工作或勞動報酬的均須資格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