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是在校研究生們能否畢業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求職中的重要砝碼;對于科研人員而言,則可以列入自己的年度工作考核報告,申報課題的評審總結報告,甚至提職報告。”沈陽分析。
他還發現,國內2008年發表于期刊和學術會議的論文約有248萬篇,而高校教師、在校生、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等有論文發表需求者合計超過1180萬人。發論文從而成了一些研究人員參會的首要目標。
華中地區一所高校的老師趙巖(化名)博士論文投出兩個月,就收到組委會關于文章被錄用的通知。
讓他詫異的是,草草投出的論文居然沒有任何審稿意見,找博士班的同學一問才知道,投過學術會議論文的同學雖然接到郵件,說是經過專家評審論文被錄用了,但是全都沒有審稿意見,“大家差不多都是百發百中,一次性過關。”
手捧厚厚一本論文集,趙巖多少還是有些心情復雜,除了前面幾篇是知名教授的約稿之外,很多論文一眼就能看出是和自己一樣粗制濫造的產品,實驗不完整,推理有漏洞,甚至一篇文章里錯別字都能找出不少。
登上會后的旅游車那一刻,趙巖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都是一幫和自己一樣的年輕人。”
不在中國開會,就在到中國開會的路上
坐頭等艙,住星級賓館,吃中國美食,甚至還能游山玩水,而這一切全部都免費……針對一些熱衷于在中國開會走穴的“洋專家”,有網友為他們量身打造了這樣一句口號,“不在中國開會,就在到中國開會的路上。”
近年來,一些 “會蟲子”頻頻出現在我國,這背后,源于組織方的需求:會議可冠以“國際化”的名頭。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閔應驊將一些單位對舉辦學術會議的熱衷總結為四大利好:給單位揚名;給課題揚名;給個人揚名;借會議大量發表文章。
比如對一個單位而言,一年舉辦多少國際會議,是“政績”的一部分——項目結題、學科建設、人才計劃申報、院士評選等考評中都會出現這樣的指標:舉辦了幾次高層次學術會議、作過多少次學術會議的報告。
此外,一些課題或項目經費中,也有專門對于舉辦學術會議的列支,“這也是一筆不能不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