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十二五“養成教育”國際論壇在北京順義區隆重開幕。本次論壇由國家十二五“養成教育”重點課題組、北京智新超越教育、中央電視臺《奮斗》欄目、商界傳媒聯合主辦,深入探討“好習慣”研究與實踐成果,百余名教育精英和專家學者見證這一撼動人心的時刻。
“從籌備到運營,從成長到壯大,歷經項目、事業、使命三個階段,‘好習慣養成教育’形成了三大系統七大課程。”據智新超越總經理錢中誠介紹,作為十二五“養成教育” 研究與實踐總基地,他們走過了五年的發展歷程,逐步建立穩定的產品研發體系、先進的市場運作體系和科學的運營管理模式,從中小學生好習慣研究實踐領域,擴展到大學生就業創業好習慣研究與實踐領域;針對教育市場的新型運作模式,CEO王光宏現場分享了團隊建設及高端銷售技巧,博得滿堂喝彩。
“喚醒一個孩子,改變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把好習慣養成體系寫進中國教育大綱,并向全球推廣。”對于未來發展,全國十二五重點課題“養成教育”課題組副組長、智新超越首席架構師耿軍躊躇滿志。未來十年,將實現集團型多元化發展路線;未來十年,十二五“養成教育” 123個課題逐步扎實落地;未來十年,智新超越將堅定“快樂的好習慣”教育使命,將在中國七大地區,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分別建立20家直營分公司,推出“三一二五”工程,即:成立1000所分校、10000所家長俱樂部、500家快樂的好習慣圖書館、培訓1億人次,影響5億人,建立集團型多元化經營模式。
針對好習慣養成教育的起源、成果,十二五“養成教育”課題組組長關鴻羽教授進行了深刻闡述,并橫向比較國際國內教育模式,對話國際教育、差異融合互補,拓展“養成教育”研究范疇,以幫助更多家庭和孩子。他希望,做為中國好習慣教育的領航者,智新超越要承擔起好習慣推廣的重要責任,建立符合社會和時代的、適合中國家庭的、與時俱進的好習慣教育理念。
出席此次論壇的還有,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重點課題組組長劉興元,美國前總統卡特顧問、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哈偉鄒定,清華大學英語教授蔣隆國,清華大學新生導引師蔣新官,清華大學物理教授鄧新元,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林元烈,香港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張孝勇,黑龍江工業學院教授、大學生科學就業成功素質訓練創始人李連營,中國產品質量協會副秘書長劉鐵軍,中國十佳杰出青年秋云,中央電視臺《奮斗》欄目組制片人劉英男,全國中小學骨干校長暨骨干教師國家級高研班辦公室主任于華章,教育部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辦公室副主任詹惠元,瑞豐資本高級投資經理于茂華,以及教育部有關司局領導、國際教育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