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在2008年率先啟用國土資源部統一版式的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圖為南通海門市農民在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前駐足觀看。
正視我國土地問題的三個“難以為繼”
——全國“土地日”專訪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
新華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王立彬)今年6月25日是第21個全國“土地日”。國土資源部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土地是萬物生存之源、立國富民之本,承載著人類社會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土地利用與管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維系著國之命脈、民之根本,也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和質量。“雖然全國‘土地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帶給我們的啟示和思索卻貫穿著每一天。”
過度消耗低效用地的粗放型發展難以為繼
記者:圍繞“土地與轉變發展方式”,今年全國“土地日”主題是“促節約 守紅線 惠民生”,促節約是不是保耕地、保發展的必由途徑?
徐紹史:節約集約用地既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題中應有之意,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我國人多地少,后備耕地資源不多,特別是耕地資源不足,人均耕地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與此同時,我國用地總體上依然粗放浪費,許多地方新城、新區快速擴張,城鎮低密度、分散化擴張態勢明顯,工業用地容積率僅為0.3-0.6,農村地區空心村、閑置廢棄地普遍存在,空閑用地占村莊用地比重達10%-15%……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建設用地需求剛性上升,土地資源剛性約束進一步顯現,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國未來用地形勢更加嚴峻,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依靠“投資拉動、資源投入、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過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資源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
唯有切實轉變管理理念、管理職能和管理方式,全面落實資源節約優先戰略,著力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逐步減少經濟發展對土地的資源性消耗,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緊張的矛盾,更好地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將有利于節約集約用地機制的健全和完善。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土地管理方式轉變的良性互動。
節約集約用地是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破解“雙保”兩難局面的必由之路。我們要立足“適度擴增量、重點放流量、集中挖存量”,統籌安排建設用地規劃空間和計劃指標,充分發揮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管控和引導作用,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需求狀況的價格機制。要實行供需雙向調節,在繼續加強和改進供給的同時強化需求側管理,以土地供給結構調整推動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要素投入結構全方位調整。要實行差別化管理,結合產業特點、區域實際和土地利用績效制定差別化的供地政策,遏制“兩高一資”、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等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項目用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要挖潛、盤活存量用地,當前特別要重視盤活低效利用、批而未用、用而未盡土地,嚴控新增用地,建立和完善節約集約用地的倒逼約束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考核獎懲機制和共同責任機制。要以全面推進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市)創建活動為契機,探索建立行政區域、產業園區、規劃審批、項目審查等多層次節約集約用地評價體系,完善并嚴格實施節約集約用地標準,通過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轉向集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