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年前的什剎海曾是重要的漕運碼頭,那時的漕運盛況是何等景象?昨天(20日),來到什剎海畔的市民有幸一飽眼福。仿照《清明上河圖》制造的漕運櫓船首次在什剎海下水,運河大鼓、船工號子、水上樂坊、躍舞南獅……眾多仿古特色活動,再現了昔日盛景。
昨日一早,什剎海畔,火神廟旁的元代漕運遺址旁,陣陣鼓聲響遏行云,緊接著一聲悠長的船工號子,唱響了漕運碼頭起航的序曲。“搖櫓忙,運河長,一路上,好風光……”16艘嚴格按照“清明上河圖”中的樣式打造的仿古搖櫓船,伴著陽剛的號子,雁翅陣排開,浩浩蕩蕩駛入碧綠的什剎海。繼而,船只一字排列,頭船領航:上站一人領唱號子;后船隨之附和,歌聲此起彼伏……為了練好這些功夫,船工們全都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專門培訓,搖櫓船、唱船工號子、介紹沿途景點等,如今都已駕輕就熟。
廢棄了漕運功能的什剎海,數百年后再次有了漕運櫓船下水。一段塵封的歷史,也由此打開在世人面前。西城區的文史專家向記者介紹說,自元代開通京杭大運河以來,什剎海就與漕運結下不解之緣。它不僅是通惠河的水柜、水渠,元代還在這里建置漕運碼頭,漕船可從通州沿通惠河、壩河一直駛入什剎海,《元史》用“舳艫蔽水”四字描述當時的盛景。明、清時期,雖然漕船不能駛進什剎海了,但從東便門外大通橋到通州的漕道,仍然依賴什剎海供水。
引船入水、鑼鼓喧天,并非只圖個熱鬧。西城區旅游局負責人介紹說,此次復原盛景不僅為揭開塵封的什剎海漕運歷史,還要借此挖掘、展現什剎海的漕運文化,擦亮這塊文化招牌。“漕運是元、明、清北京城的生命線,沒有漕運就沒有北京作為元、明、清三代國家都城的歷史地位。從這個角度講,什剎海對于北京城功莫大焉。”該負責人說,元、明、清的漕運文化十分豐厚。漕道的修治和閘壩,漕糧的征收和分類,漕船的打造和規格,漕卒的任務和辛勞,漕糧的驗收和倉儲,督漕的衙門和官員,漕務的規章和管理,涉漕的人物和功績,漕運的目的和作用等等,都屬漕運文化范疇。“這些內容,都將在今后展現在什剎海的游客面前。”
仿古搖櫓船從即日起一直航行到11月,市民可登船巡游什剎海,感受漕運文化。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王鄴 王志堃)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