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參觀者在咨詢二手房信息。當日,北京市春季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在北京國貿展廳開幕,這是自限購等樓市調控政策出臺以來北京市首個房展會。本屆春展以“幸福置業”為核心主題,集結了80多個品牌開發商的近130個國內地產項目,同時還展出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個海外地產項目。此次展會將持續到4月10日。新華社記者李瑩 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價令被詬病,有關部門保持沉默
據廈門房地產聯合網數據統計,2011年3月,廈門商品住宅成交923套,比2月的1061套減少138套,環比下跌13.01%。而2010年3月,即“新國十條”出臺前一個月的相應數據是:住宅共成交3057套,比2月份的917套增加2140套,環比上升達233.37%。顯而易見,經過一年的調控,當地樓市成交量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但是,成交量下滑,卻并未帶動房價走入下行通道。同樣是廈門房地產聯合網統計的數據顯示,2010年3月份,廈門全市住宅均價為11158元/平方米;而2011年3月份,廈門住宅樣本成交平均價格為10985元/平方米,僅下挫不到200元/平方米。
一方面是成交量遭遇滑鐵盧,一方面卻是價格繼續保持堅挺。就在市場各方情緒頗為微妙的當口,今年3月底,廈門房價控制目標出臺。
該限價令指出:今年廈門新建住房價格指數同比漲幅要明顯低于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這兩個數字。發布限購令的有關部門的解讀說,廈門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雖采用定性指標,但強調要明顯低于全市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表明廈門對政府的調控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從目前已公布限價令的城市看,多數將今年新建商品住房年度價格漲幅控制在不超過年度GDP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水平。
然而,和其他城市一樣,廈門的樓市限價令還是被各界解讀為“漲價令”。廈門一房地產門戶網站近日發布網上調查結果顯示:82.8%網友對房價控制目標不滿意,只有17.2%網友認為比較實事求是。
“目標彈性空間過大。”表示不滿意的網友分析稱,根據廈門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當地GDP預期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預期增長12%,這是否意味著廈門房價不但不降,反而還要再漲一大截呢?
就網友提出的疑問,以及記者調查了解到的有關分期付款、延遲備案以及違規掛靠參保等問題,記者向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發去采訪函。對方以“有關領導接待上級檢查、抽不出空”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請求。
“對于接二連三的調控,地方政府也感到焦慮。”業內人士認為,樓市調控進行到現階段,各方的“不滿”逐漸浮出水面,不僅老百姓對房價未降不滿,開發商對行政干預不滿,長期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也壓力重重。此間人士預估,最快到明年初,地方政府便可能“捉襟見肘”,畢竟一方面土地財政收入減少,一方面,保障房建設所需資金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