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
不開車,能不能享受到好的交通環境?
停車費上漲,是為應對城市擁堵;油價上調,是為抑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利息上調,是為應對日益膨脹的物價;房產稅試行,是為降低房地產投機的欲望……凡此等等,標志著經濟杠桿正越來越多地走入公眾視野。于是,我們必然還將看到更多的經濟杠桿,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例如垃圾計量、階梯水價、環境稅、擁堵費……
你,準備好了么?
梁小民(經濟學家):
政府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不能簡單就是收錢。比如為了方便人們上班,你要大力地發展公共交通,不能讓老百姓開不起車也坐不上車。在城市中心區的周邊,要興建大型的停車場接駁公共交通工具,這樣的停車場停車費可以很便宜。那么有錢的人,你可以花大價錢來城里停車,我不愿意花這個錢,同樣可以享受到好的交通環境。
公車改革同樣應該納入范疇當中,公車的數量要限制,使用資金也要限制,如果公車都可以不計成本停車的話,那北京的交通如何能治理好?
我們的公共政策,交通擁堵了就限制買車,房價高了就要限買房,這樣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應該多用經濟杠桿的手段。例如要推進節能減排,那就應該實行階梯水價、電價,保證老百姓用得起,但你要想又澆花園又弄游泳池,就要花大價錢。
【較真】
“壓力山大”
停車費
杠桿?光桿?
假設停車費是個人,他一定想給自己改名為“壓力山大”。姑且不說面對近500萬的機動車保有量如何才能緩解擁堵,就說漲價幾天的時間,抱怨聲便已不絕于耳。
如果抱怨聲只是“收多了”、“太狠了”之類,停車費大可放寬自己的心,比停車費還狠的收費項目,我們老百姓見得多了,早已習以為常。可是偏偏許多意見卻都打在停車費的軟肋,哪一樁都令人頭痛。
比如有人詢問,既然停車費漲了價,那些小區沒有停車位的居民,能否享受優惠?有好事者計算,如果優惠政策一天不出,老百姓就要多掏上百塊錢的腰包。
又比如有人想問,那62026輛北京公車和不知道多少輛的在京公車,它們的停車費誰來付?如果公車的使用者恰巧在西單、國貿、燕莎等地區“公干”,動輒百元的停車費算在誰頭上?
再比如那些不掛牌的豪車,一腳油門可以開出幾百米遠的逃費一族,又由誰來規范他們的行為,用哪條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這樣的“比如”還有很多,看來看去,停車費上漲就像一個人在戰斗,是經濟杠桿,也是經濟“光桿”。而想要經濟杠桿起到應有的作用,首先就要讓經濟杠桿擺脫“一個人在戰斗”的尷尬局面。面對“壓力山大”的停車費上漲,有關部門不妨盡快打上一個政策“補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