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內 擁堵狀況將大幅好轉
本市治堵方案核心專家、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少華表示,根據已實行的治堵措施,再加上4月1日開始實施的停車費調價新規,預計半年內本市擁堵狀況將有大幅度好轉。
李少華認為,“28條”措施可以劃分為出行和停車兩大部分。停車費調高后,老百姓除了考慮找停車位難的問題外,還會重新衡量自駕車出行的成本問題,“畢竟停車費直接從老百姓兜里掏錢,對于人的行為是有指引作用的”。在出行方面,交通部門提供的多樣化、多層次的出行選擇,也有利于吸引車主放棄私家車出行,例如最近開通的社區通勤快車,為居民提供一站式直達服務,下一步,更多的通勤快車將在全市開通。
李少華自己也切身感覺到本市交通擁堵狀況在改善,他說,以前從東二環光明橋附近的辦公區到建國門附近,路上得堵半小時,上周這段路只開了10多分鐘,“第一次感覺特別痛快、順暢”。盡管目前三環、四環路仍有不少堵點,但多是由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引起的擁堵,“總體來說,擁堵現象已大有緩解”。
關于搖號中簽難
40萬基數在交通部門預測范圍內
200萬人有資格進入搖號池
目前參加個人小汽車購車搖號的有40萬申請人。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的搖號基數是在交通部門的預測范圍內的。根據前期統計、分析,滿足申請購車搖號條件的,大概有200多萬人,搖號方案也是在這些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的。
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多,搖號中簽率持續降低,在3月26日舉行的第三輪搖號工作中,中簽率已接近23比1。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基數多大,每個申請人的中簽率都是一樣的,機會都是均等的。現在有部分人認為中簽難度越來越大,但從長期來說,由于每個月都舉行搖號,申請者進入搖號池的時間越久,參與搖號的次數就越多,搖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從政策制定角度來說,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次搖中,那樣就沒有搖號的必要了。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的搖號政策才運行3個月,處于試行階段。對于市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待政策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比如半年或者一年,交通部門會歸納、分析、掌握搖號指標管理工作的進展,不斷根據具體情況,完善相應措施。例如之前公布的“廢號”自動滾入搖號池政策,就是對搖號政策的一次微調。
對于屢搖不中、一定年限后直接給予指標的建議,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如果給予指標的話就有悖搖號初衷,搖號政策效果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