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夢”和翻譯培訓創新思維之間一些共同的、持續性的努力(摘要)
“中國夢”是一個新生概念,自2013年初開始廣泛宣傳。它涵蓋多個層面,一方面描述了個人在中國社會中的作用,但同時也涉及了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和在國家、個人和經濟層面上,中國的繁榮富強和集體努力。
據我們了解,總體而言,實現這一目標--或者更應該說這些目標--的關鍵因素是溝通和理解,不同語言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我們的確認識到孔子學院在弘揚漢語和中國文化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外,中國政府自2007年后引入的翻譯碩士(MTI)正是針對語言文化交流者的高質量培訓。這對翻譯界來說,無疑是重大的一步。因為此舉一方面凸顯了翻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強調了在此領域中應有適當和高質量的培訓。
如今,當說起我們的學生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譯者這一問題時,就不得不提到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下普通教學法所取得的進展,因為教學和支持學習的方式正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我們必須考慮采用各種新的教學方式。
我們正從以老師傳授知識(或者更應該說信息)給學生(或培訓者對學員)為主的教學范式轉入以學習者主動獲取知識以及通過與其他學習者和老師積極對話來構建知識為主的教學范式。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更具活力,也更能靈活地迎合學生的需要,但同時也是對傳統教育機構的一大挑戰。
現今的認知理論非常重視學習的三個相互聯系的方面:
首先,學習是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記錄或吸收知識的過程。
其次,學習依賴知識積累;人們利用現有的知識去構建新的知識。
最后,學習與學習的環境高度協調。
學習依賴知識積累;人們利用現有的知識去構建新的知識!
知識只有嵌入到某些組織結構中才能夠留存。
所有新的知識皆建構于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而新的知識一旦引用了原有知識,并與之相互聯結,就形成了全新的原有知識,成為以后的知識的基礎。正如認知科學表明的那樣,大腦的學習是以持續不斷地增加和刪減信息為途徑實現自我重組的過程。
教學的新挑戰是如何開發組織學習的方式,使技能學以致用。
當前的教學法主流正從教變成學。學習被視為學習者和學習環境相互協作的生產過程。
因此,以學習者為中心也就意味著在設定學習環境時,應把學習者的情況、對他或她情況的參考和了解作為教學、技術和其他組織決策的參考點。當然,這同時也強調了學習者文化背景的重要性。(漢娜李艷綺(Hannelore Lee-Jahnke)日內瓦大學(瑞士)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名譽主席)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