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吳敬璉先生發表了主題演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賀菊煌等多位經濟學家參加并進行座談。
吳敬璉認為數十年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并沒有真正轉變,而如今已到關口,如何轉型命運攸關,他從宏觀及微觀兩方面總結了已表現出來的危機;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余永定亦認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改革十年后仍未實現,而主要原因既是國有經濟主導國民經濟的改革沒有到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認為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政府的權力制衡問題,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不但沒有轉變,反而還在惡化。
本期讀書會吸引了超過300名讀者參加并與經濟學者們互動。鳳凰網COO李亞表示在現今的網絡社會,在一個越來越碎片化、快餐化、娛樂化的時代,鳳凰財知道做高品質的思想內容,不僅提供海量快速的內容還提供深刻價值的內容。
吳敬璉:增長模式轉型“革命尚未成功”
吳敬璉認為,經濟發展模式轉型以及體質改革是當今中國碰到的兩個主要問題,這兩個問題互相關聯。“增長模式轉型已經提出了將近20年,但是到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它的關鍵問題就是體制上的問題?!?/p>
在其看來,體制改革問題正在關口,“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制定改革的路線圖,而這個改革的路線圖是不是制定的好、能不能夠圓滿的執行就決定了我們這個轉型到底轉得過來,還是轉不過來。這兩個問題是有關聯的?!?/p>
吳敬璉以其著作《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內容論述了中國需要全面深刻改革的原因。他認為,經濟增長如何轉型命運攸關。經濟增長方式包括集約型增長和粗放型增長,吳敬璉認為由于政府仍然掌握了太多的配制資源的權力,而阻礙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的基礎性作用。
這種狀況導致的結果正在宏觀與微觀經濟方面表現出來,其中微觀方面即表現為基本生存環境都出現問題,“經濟增長的模式、增長方式并沒有轉型,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感覺到,我們生存的最最基本的條件:土地、水、空氣,現在都出了問題?!?/p>
此外,宏觀經濟方面則表現為資產負債率太高,而這種狀況若不改變,受到一種外來的沖擊或者是內部的某種沖擊的時候就可能爆發系統性的危機,必須防范未然。
“于是資產負債率越來越高,主要某一些部分出現一些危機,馬上傳到其他地方,有一些地區出現的,溫州出現跑路事件,還有后來蘇南出現的跑路事件,還有今天6月的錢荒其實都是給我們發出的預警信號?!?/p>
“改革已非常緊迫”吳敬璉表示轉型的障礙在于體制。“怎么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就是要改革。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才能消除這個體制性障礙,才能實現轉型,我們生存,我們增長才有保證?!?/p>
如何改革?吳敬璉建議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即一體化、競爭性的市場?!艾F在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得非常厲害,黨和政府駕馭下的市場那根本就不叫市場了。” 此外,還要構筑市場產權制度,吳敬璉認為目前的土地產權問題還是不明確。
吳敬璉對于改革的執行也感到擔憂,“因為肯定會涉及到很多既得利益,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阻撓等等。需要我們大家上下一心去克服這種障礙,把改革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