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老百姓的生活充滿陽光、尊嚴、幸福和希望”……2013年全國兩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參加團組審議和討論時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折射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群眾冷暖的深切關心,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偉大的“中國夢”,是為億萬人民而圓,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神舟”飛天、航母入海、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金華市市長徐加愛說,這些都能增強人們的自豪感,而老百姓更多地從自己身邊變化來感受“中國夢”,生活成本更低、保障水平更高、看病讀書更方便、奮斗創業的平臺更廣闊……“億萬普通人夢想的實現,才能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走向現實?!?/p>
全國人大代表、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員伊永春講述了一個故事,他有個親戚過去住在礦區平房,一直想養盆花,但由于春天風太大,晚上睡覺前都得拿著木棍擋窗戶和門,而且家里都是煤灰,“哪能養什么花啊,只好買塑料假花來裝飾?!碑數亟陠拥呐飸魠^改造讓他夢想成真——70多平方米的保障房里終于種上了花,圓了自己的“養花夢”。
這5年,民生保障水平“節節高”。“這幾年的民生工作,只有加法,沒有減法?!弊鳛椤靶∠锟偫怼?來自江蘇鹽城的居委會主任、全國人大代表蘇珍感受最為深刻。她舉例說,當地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每人每年已經漲到240元,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和養老生活保障水平都在逐年提高。
這5年,成為我國民生投入力度最大、效果最明顯的時期之一:2800萬高校畢業生、830萬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參保人員達到7.9億;全民基本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各項醫療保險參保超過13億人;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12.5%……一個個來之不易的數字,反映了黨和政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民生保障和改善成績巨大,但是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要求仍然有相當距離。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竟卜站然傮w實現……”十八大開啟了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也提出了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民生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首先還是要將“蛋糕”做大,在發展中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季建業介紹說,今年南京將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而城鎮居民和農民收入增幅目標分別達到13%和14%。“一定速度的增長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才能有更多公共資源惠及民生?!?/p>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量“民生欠賬”亟待補上。江蘇省衛生廳廳長王詠紅代表列舉了一個數字,在世界衛生組織194個成員國中,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僅列第140位?!拔覈裆度氲目偭侩m不小,但一到人均,水平就很低,況且平均數還不能代表大多數,全國還有上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代表委員們認為,必須加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如果說改革開放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動力,那么改善民生就是“中國夢”的終極追求。衡量“中國夢”實現與否的重要標準,就是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逐步提高,能否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圓夢,為民生——需要在執政理念上真正將民生工作放在優先位置。
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熱議的水、土、氣污染日益嚴重,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不肯放棄“有毒的GDP”。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張鳳陽說,今年的中央預算報告體現出明顯的“增民生投入、節政府開支”導向,這也應當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施政思想。希望今后看到越來越少諸如高樓大廈、標志性建筑這樣的發展“顯績”,而能有更多靜水流深、潤物無聲的民生“潛績”。
圓夢,為民生——需要高度關切人民群眾多方面的需要。
對于改善民生需求更高的人民群眾來說。傳統的六大民生領域依然是他們關心的重點,而新領域和新要求也層出不窮。農民工代表朱雪芹形象地說,第一代農民工出來背的是“蛇皮袋”,要的只是“包吃包住,按時給工錢”;新一代農民工現在拉的是拉桿箱,盼的是“體面就業”和“同城待遇”。
圓夢,為民生——要求領導干部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轉變工作作風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
上海市松江區區委書記盛亞飛代表說,當地曾計劃在城中心新建一座公園,但就是因為有幾戶始終沒有動遷,有關部門以面積不符合規定為由將這一計劃擱置,一拖就是十年。去年松江區委要求先把能開放的部分開放起來,從而解決了附近居民的休閑健身需求。
“作風轉變,不僅要看怎么說,更要看在具體事情上怎么做。只有帶著感情撲下身去為老百姓著想,才能解決民生‘老大難’問題?!笔嗭w說。
圓夢,為民生——需要從實際出發,不跟風、不攀比、不急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將有限的資源首先用來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才能形成持續解決民生問題的長效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臺州市委書記吳蔚榮說,去年臺州重點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主城區化工惡臭問題,12家重污染醫藥化工企業徹底退出,76個涉及惡臭的項目關停,一年內主城區惡臭率下降一半?!叭罕姀闹卫淼膶嵭峡吹搅苏纳骗h境的決心,滿意度和支持率大幅上升?!?/p>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上,只要將更多的關懷和溫暖送向基層,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就能成為“追夢”途中最大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