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人民日報新論:凝聚共識需要“底線意識”

2013-08-19 16:01:39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七條底線”是對網絡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范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的話語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形成了一個異常復雜又精彩紛呈的網絡輿論場。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互聯網言論環境?該如何善待高科技時代的信息紅利?不久前的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形成了共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等“七條底線”的共識,為網絡發言制定了合理的規則。

近年來,借助“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在網絡上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和擁躉,成為中國的“新意見階層”和重要的輿論結構。去年的釣魚島事件,許多網絡名人呼吁“理性愛國,從我做起”,成為當時偏激情緒的一劑有效的緩釋良方。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曾經借重陽佳節,聯合@北京發布、@上海發布、@成都發布、@南京發布等政務微博,組織“我和爸媽合個影”活動,是輿論引導的一次創新。

然而,網絡名人的發言并不總是作為正能量出現。比如針對社會轉型期的一些復雜問題,或是針對一時一地的具體事件,網絡討論竟然演變成惡語相向和人身攻擊,繼而激化成“微博約架”,甚至到簽售現場“遞刀”。一旦拳頭取代舌頭出場,理性對話便戛然而止。還有一些網絡名人,在公共事件的信息傳播過程中缺乏嚴謹求證,成為謠言的二傳手,進一步增加了網絡信息的辨識難度。

一個成熟的公共空間,需要各方意見在規則框架內理性表達。通過規則,社會得以在復雜多元的話語空間中建立成熟的協商對話和溝通機制,更好地讓民眾表達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良性互動,凝聚更多向善的社會力量。網絡名人們日益積累的話語權,有可能成為啟動輿論的“核按鈕”,不能不慎之又慎。他們更應當成為規則的身體力行者,傳遞規則意識的重要橋梁。

近些年的諸多公共事件告訴我們:對峙和沖突無助于解決問題,協商對話、建立合理的溝通和監督機制,才能更好地厘清民意脈絡,讓民生民瘼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解決。一味地譴責和質疑,只會加劇社會信任的撕裂,過分渲染不滿情緒也只會進一步放大社會“破窗效應”,給網絡空間帶來更多的戾氣和不安全感。互聯網中一些超越底線的情緒宣泄,不僅無助于彌合社會信任,無助于推動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反而會加劇不良情緒蔓延,進一步灼傷和刺痛更多的民眾。

網絡發言需要規則和底線,這應當成為意見各方彼此尊重并充分踐行的網絡行為準則。“七條底線”是對網絡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范。健康、成熟的社會,既需要敢于向社會不公發起挑戰,更需要“新意見階層”以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為己任,積極為公民的合法權益鼓與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凝聚新媒體時代“做法律和道德上正確的事”的社會共識,努力成為互聯網空間信息的過濾器,不傳謠、不造謠,以自身的努力贏取更多的支持。

對于互聯網意見表達各方,尤其是掌握巨大話語優勢的網絡名人們,深刻感知“底線意識”,遵守網絡發言的底線,才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和凝聚社會共識,建立起更成熟和充分的民意表達和監督機制。

(作者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分析師)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19日 05 版)

 
 
 

精彩熱圖

 
 

焦點圖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醫途中 廁所內莫名猝死

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

西雙版納: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

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

精彩熱圖

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

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組圖]

圖片故事:90后入殮師只為留下永恒美麗

南京“棄嬰島”三夜蹲守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