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令、催娃令、催錢令、催房令……許多年輕人既盼回家,又怕回家
過年回家,別再糾結
制圖:張芳曼
一則微博,引發20多萬網友的情緒共振。
工作怎么樣、對象找到沒、工資拿多少、房子買在哪……對于在外打拼的“漂一族”而言,親朋好友的諸多“拷問”,勾起了許多人久埋心底的焦慮,被視為“比春運更難熬過的年關”。從“拷問癥候群”到“過年恐歸族”,銘刻在中國人文化基因中的“春節”烙印,在社會心態的沉浮中,正被重新詮釋。
每個異鄉客就如同鳥兒,旁人只看到它飛得有多高,只有家人才關心它飛得有多累。無論身在何方,春節正是倦鳥歸巢時,所有路引都標注同一個“家”字。回家吧,以親情的名義。家,會以最大的包容,滋潤你蒙塵的心靈、消解一年的疲累,積蓄重新出發的動力。家,就是你永遠的大本營。
在這條通往團圓的歸途上,任何壓力、面子、糾結都是浮云,惟有親情恒久留存。請牢記,哪怕舟車勞頓,哪怕身無長物,你的親人就在家的方向,等你、盼你,這就是過年回家的全部意義。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