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2 行走路徑
月球車行走路徑地面可實時控制
京華時報:月球車與著陸器分離難在哪里?
焦維新:我認為不屬于難點,原來月球車在著陸器上是鎖定的,著陸器落地后放出一個梯子來,讓月球車沿著梯子走到月球表面,這些在地球上都反復演練過,只要可靠性比較高的話,就不會有問題。
京華時報:月球車在月面行走的路徑是設定好的嗎?
焦維新:走的軌道都是設計好的,在地面上對這個地方已經進行過成像,根據這個為月球車設定了路徑,但月球車抵達月球后,通過傳回地球的信息,可以隨時為它注入新的程序,改變行走的方向、探測的目標等。
看點3 能做什么
虹灣區從未探及過月壤中或有新發現
京華時報:嫦娥三號攜帶了哪些儀器到月球工作?有什么亮點?
焦維新:帶了很多東西,比如月基天文望遠鏡,落到月表后可看宇宙空間,進行空間的天文觀測。還攜帶了雷達,邊走邊往地下發射電磁波,通過分析回波特征進行剖面測量,如月壤的厚度,看哪部分有石頭,是不是有鐵礦等,還能測量一定深度的結構,了解月球內部,這是一個創意,以前蘇聯的月球車沒有安排過這樣的設備。
京華時報:月壤成分、巖石組成等這些其他國家探測器也曾探測過,嫦娥三號有什么不同呢?
焦維新:月壤成分、巖石中含有的成分、月球表面結構等都是落月探測的基本參數,國外也做過,到了月球上都會測。但月球上的礦石不是到處都有,每個地區都有所不同,嫦娥三號抵達的虹灣區之前沒有考察過,所以地區不同,完全有可能發現在月球其他地區未發現過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