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王健林還直言某些國外作品不尊重中國觀眾,譬如影片《鋼鐵俠》就是典型。“他們挑兩個中國演員進去‘打醬油’……如果美國電影公司既想在中國撈錢,又不尊重中國市場、消費者,我看這些公司在中國是要失敗的,”他說。
中國人的率直批評,得到了美國人的反饋。
《變形金鋼》的制作方美國家賦公司總裁馬克·甘尼斯表示:“《變形金鋼4》不會采取《鋼鐵俠》的做法,觀眾看到的將是一部與中國密切相關的電影,非常多的中國元素將融入其中。”
如果說,在尊重消費者問題上,中外觀點接近,那么在投資與市場開拓戰略方向上,雙方就有明顯區別。卡森伯格說,他在中國要完成的一個夢想就是“把夢工廠講故事的能力、夢工廠的技術、夢工廠的藝術家帶到中國來,在這里建造世界一流的動畫行業”。王健林則告訴記者,如果中外文化產業互動的結果僅是把國外投資和產品引進來開發中國市場的話,沒有意義,“最終要通過對外渠道、內容、技術等多層次合作,讓中國文化元素逐步為世界接受,讓中國文化成為強勢文化,世界性的文化,”他說。
中外與會者觀點有異、有同,中外文化產業發展有合作、有競爭。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不斷強大、成熟起來的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將助力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中國人的國際形象不斷改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