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為日本殘暴的過去和好戰的現在進行辯護的右翼分子而言,《開羅宣言》如芒刺背,幻想世界能夠忘記它的存在。當《開羅宣言》成為美國反華政客妖魔化中國的阻礙時,他們就表現出集體失憶。然而,不論喜歡與否,在70年前的12月1號發表的《開羅宣言》仍然是解決中日錯綜復雜領土爭端的關鍵。
《開羅宣言》由中、美、英三方共同商定,并得到當時蘇聯政府首腦完全贊同。這份歷史悠久的文件是構建二戰后亞太地區國際秩序的基石并提供了法律保障,這也是它被稱為“太平洋憲章”的原因。它同時也是戰后日本法律體制的根源,對隨后的《波茨坦宣言》, 《日本降伏文書》和現在安倍政府拼命想修改的日本和平憲法都具有重要意義。
《開羅宣言》規定“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的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中的滿洲,臺灣和澎湖列島分別代表中國現在的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從歷史上看,釣魚島是澎湖列島的一部分。
日本曾在《日本降伏文書》中承諾“天皇,日本國政府及其繼任者將誠實履行《波茨坦宣言》之規定”。《波茨坦宣言》于1945年7月發表,是聲明美、英、中三國一起致力于履行《開羅宣言》并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一份公告。
戰后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甚至部分基于《開羅宣言》。在1972年中日兩國共同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第三條明確記載,“日方將堅持遵循《波茨坦宣言》第八條立場”,而這第八條就明確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因而,《開羅宣言》可以說是錨定中日關系的一塊“鎮妖石”。
當前釣魚島的爭端源于日本企圖重寫國際規則手冊,推翻《開羅宣言》。本周,美國副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將接踵訪問中國,新劃定的東海防空識別區可能是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中國的領導人應該與他們重溫《開羅宣言》,并告訴他們,挑戰中國對釣魚島的合法主張是對宣言的徹底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