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一陣夾雜著兒時美好回憶的風,從大洋彼岸吹到香港,一只6層樓高的“大黃鴨”停泊在海港城的海運碼頭,引人駐足觀望。之后這陣風越吹越烈,很多內地游客前往香港,只為一睹這只“大黃鴨”的芳容。
其實很多人并不知,原來荷蘭藝術家弗洛倫泰因·霍夫曼設計的這只“大黃鴨”竟是產自中山沙溪一家塑料制品廠。
到底這只空心、16.5米高塑料鴨子如何在海港城碼頭“站穩腳跟”、“大黃鴨”身上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記者經過多方周折,苦等兩個月,終于接觸到中山沙溪的生產廠家,揭開了隱藏在這只神秘“大黃鴨”身上的秘密。
生產這只大黃鴨的廠家是位于中山沙溪鎮的新意念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由于“大黃鴨”在港展出前后一段期間,廠商與香港方面有口頭保密協議,對生產大黃鴨的事情要低調處理,在兩個月之內不接受媒體采訪,因此廠家之前幾次婉拒了本報記者的采訪,直到近日才揭開“大黃鴨”多個背后隱藏的秘密。
揭秘一:
耗時半年 23人參與人工縫制
據該公司的一位姓王的業務經理介紹,“大黃鴨”主要設計理念是來自霍夫曼,在香港展出的這只“大黃鴨”正是出自他們之手。王經理說,他們是大陸唯一一家獲得授權生產“大黃鴨”的公司,該業務是從香港一家平時跟他們有業務來往的廣告公司那里拿到的。
據王經理介紹,霍夫曼設計的方案交到他們手上后,他們以此為基礎,經過多次的完善后,最后才生產出來“大黃鴨”,前后經歷了約半年時間。
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只相當于6層樓高的“大黃鴨”是怎么樣做出來的呢?
王經理向記者介紹,“大黃鴨”的輪廓由200多塊形狀不一的PVC膠組成,沒有額外支架。雖然“大黃鴨”內部全是空氣,但光是1630平方米的橡膠物料便已超過600公斤(不含底部的浮床及風機)。
王經理透露,這只“大黃鴨”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其內部構造要有十分精細的技術環節。為了讓最終做出來的“大黃鴨”能適應香港海港城海運碼頭風大、浪大、海水腐蝕等情況,該公司與香港方面前期準備工作至少花了5個月時間,主要是樣本測試、完善設計、打樣等;
在“大黃鴨”的前期準備工作期間,該公司先后做了4只大小為 “大黃鴨”三分之一的中型樣本在車間進行破壞測試試驗,破壞測試所得出結果再反饋到設計,不斷修改加固完善設計。
前期準備好后,便進行人工縫制,其中光縫制投入23人,用特種機器前后縫制了20多天,最后經試驗成功后,才使用集裝箱貨柜車運往香港,在香港組裝安裝也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