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丹東市舉辦文化惠民行動啟動儀式,將通過開展文化惠民行動,以10項文化惠民舉措為抓手,進一步提升群眾文明幸福指數。
文化惠民行動包括道德講堂進基層、文化志愿服務、文化品牌推廣、文化資源共享、農家書屋建設、農村電影放映、廣播電視有效覆蓋、全民健身、信息服務進家庭、搭建宣傳家鄉平臺10項具體內容。通過推進文化惠民行動,把繁榮群眾文化與打造精品力作相結合,把“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把加快文化陣地建設與發揮文化設施作用相結合,把集中組織活動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
文化惠民行動10大文化惠民舉措主要包括:
文化道德講堂進基層
繼續深入開展十八大“理論宣傳志愿行動”,建立具有示范功能的基層道德講堂,出臺道德講堂管理制度,講師團和縣(市)區各舉辦道德講堂。組織開展丹東市道德模范評選、公民道德宣傳日、“萬名道德模范進校園”等活動。
文化志愿服務
以綜合或專業服務隊的形式,開展送文化下鄉、進軍營、進社區、文化工作者走基層等活動。組織送文化小分隊100個,全市巡演(巡講)不少于1000場,送醫、送教、送科技各不少于100次;各縣(市)區巡演(巡講)每社區(村)至少1次,各文藝團體至少深入中心鄉鎮演出1次。
文化品牌推廣
圍繞“五個一”工程打造在全國有影響、有位次的丹東文化品牌。文化、報紙、廣電、講師團等重點抓好“七個一百”、百姓春晚、市民大講堂、烈士尋親等精品活動、欄目的開展與推廣。
文化資源共享工程
全年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49個,免費開放。對7289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機頂盒使用進行輔導,編印發放使用說明資料10000份,提高使用率。探索推行以電腦為終端的新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模式。結合有線電視安裝工程,對有線電視用戶進行機頂盒使用輔導。
農家書屋建設工程
對665個農家書屋進一步規范管理,每年接待讀者不少于10萬人次。加強圖書管理員隊伍建設,延長開放時間。繼續開展“慈善書屋”活動,完善鞏固22個書屋,新建書屋不少于20個。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
每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全年放映場次不低于8000場。
廣播電視有效覆蓋
實現丹東廣播電視節目在農村地區的全覆蓋。積極開辦涉農節目。
全民健身工程
配套建設籠式足球和毽球場地等體育設施,完成元寶山至大沙河健身步道建設,修繕萬隆體育場,投放100套體育健身器材。
信息服務進家庭活動
在廣電媒體欄目中每天播報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信息,在平面媒體創辦《百姓信息服務周刊》。整治文化市場,清理違規、違法信息報刊、雜志等。
搭建宣傳家鄉平臺
開設媒體專欄,宣講丹東發展歷史,增強市民宣傳丹東的意識和責任,擴大丹東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記者: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