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堅守社會道德高地 霓虹燈下的道德光芒

2012-03-02 10:54: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堅守社會道德高地 霓虹燈下的道德光芒

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十中隊原中隊長范育宇(右)在南京路上給游客指路。江震中攝(人民圖片)

2月申城,春天的腳步悄悄走來。

南京路上,學雷鋒活動如火如荼。

武警上海總隊一支隊十中隊自1982年進駐南京路以來,始終以“好八連”為榜樣,模范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堅守社會道德高地,在國際大都市當好文明使者,在改革開放前沿、經濟高速發展環境下經受新考驗,用大愛和真情傳承雷鋒精神,用青春和熱血播撒社會主義道德之光。

不計得失,甘愿奉獻

南京東路街道鳳陽里476號的門口,一塊牌子分外醒目,上面寫著“武警十中隊家庭敬老院”。這里,就是忻鴻發生前的家。

忻鴻發自幼雙目失明,老伴早年因病高位截癱,長年臥床不起,膝下無兒無女,本有一位侄女照顧,時間久了,侄女由于工作忙而漸漸疏離了兩位老人。

老人家的房子很小,臥室緊挨著廚房和衛生間,通風差,霉味、臭味夾雜在一起,令人喘不過氣來。戰士們發現后,就定期來打掃衛生,并送來米面油鹽和水果。老人家不出一分錢,不操一點心。為表達感激之情,忻鴻發也用自己的按摩手藝為戰士們做推拿,緩解他們的疲勞,“一家人”其樂融融。

時間一長,個別新戰士困惑不解,為什么他的親戚不管他,我們倒像他的兒子一樣。時任指導員夏光榮卻說,正因為社會上一些人愛心缺失,才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越是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就越要奉獻出愛心。

20多年過去了。去年8月,忻鴻發肺炎發作住進了醫院。聞訊趕來的侄女被官兵們的真情感動了。她撲在忻鴻發的病床前噙著淚水說:“伯伯,武警戰士們才更像您的親人。”

89歲的忻鴻發在彌留之際還發出微弱的聲音:“孩子們,我的孩子們……”

孤寡老人夏桂珍生前也一直由中隊官兵悉心照料。老人病了,背她上醫院;老人大小便失禁,替她洗衣服。每一茬官兵都把她當親奶奶對待。

一天,戰士小馮去看望夏奶奶,只見她滿臉通紅,唉聲嘆氣。經小馮耐心詢問,夏奶奶才難為情地說:“我已經便秘好多天了。”

小馮一邊安慰老人,一邊把她扶臥在床上,用手一點點地摳出便塊兒。

“連親女兒都嫌棄的事,你們都不嫌……”夏奶奶說著便泣不成聲了。直到去世時,口中念叨的還是十中隊官兵的名字。

十中隊官兵學雷鋒三十年如一日,先后有200多名官兵被各級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道德標兵、優秀志愿者等,收到各級組織、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感謝信、錦旗、獎狀、牌匾2200余件。

不拘形式,勇于創新

“看到了、看到了。沒想到遠隔千里,說見到就能見到你們!”家住威海路振法大樓的任淑珍阿姨通過網絡視頻,見到了遠在福建的親戚,這讓在上海無親無故的她喜出望外。

任淑珍老家在福建,年輕時到上海,至今孤身一人。去年8月的一天,排長閔奇在振興居委會聽說了任淑珍的情況,就和戰友一起帶著水果來看望她。任阿姨高興地拉著官兵們的手聊個沒完。

一周后,閔奇又帶著水果來看她,發現他們上次送的水果都爛掉了。任阿姨難為情地說:“你們以后不要帶東西來了,我家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人跟我聊聊天。”

這件事給官兵們很大的啟示:現在生活好了,大家吃穿不愁,很多人家里還都有保姆,如果做好事還是停留在送水果、搞衛生上,顯然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現實需要。

自此,閔奇和戰友們開始主動往任阿姨家里跑,經常同她聊天解悶。原本整天悶悶不樂的任阿姨開心了。但官兵們的休息時間畢竟有限,不可能天天來陪阿姨聊天。于是,閔奇就拿來一臺筆記本電腦,連上無線網絡,教她使用網絡聊天。

雷鋒班戰士單力也遇到過類似的事。兩年前,單力接過老兵手上的“剃頭刀”,當上了理發員。以前,每月20日在南京路上為民服務時,單力的攤位總是最“火”的,每次都有很多老大爺、老大媽排隊等候。但不知什么原因,現在來排隊理發的人慢慢地少了,這讓單力很納悶。

有一次,一位老大爺理完發后嘆息:“這個小伙子沒有以前那位愛說話,這有什么意思啊,我來理發又不是為省錢,就是想跟戰士們說說話……”

單力聽后,宛如醍醐灌頂。看來,理發光靠技術還不行,更要有貼心的服務。現在“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他們內心的孤獨很難排遣,這已逐漸成為較普遍的社會問題。不久,他買來有關心理學、老年保健等方面的書籍,開始學習與老人溝通的技巧,還學起了上海話。從此,單力的“粉絲”越來越多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學雷鋒不能停留在修修補補、做好人好事上,更要注重形式和內容的創新,賦予更多的時代內涵。黃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崟的觀點給部隊官兵以很大啟發。

于是,他們把著力點放在服務形式和內容的創新上。中隊團支部主動與駐地團組織聯合開展以“思想工作聯抓、人才培養聯手、公益事業聯做、文體活動聯誼”為主要內容的“四聯”活動,形成了資源共享、區域聯動、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動了學雷鋒活動向深度發展。他們的經驗被共青團中央和武警部隊聯合向全國大中城市推廣。

不忘傳統,薪火相承

今年元宵節后,副隊長張濱接到了一個來自湖南安化的電話:“叔叔您好,我是扶清中學的小王,學校今天開學了,我們8名同學都用上了你們年前寄來的新書包……”

去年,張濱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了解到,扶清中學有8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家庭貧困,買不起書籍、文具等學習用品。得知這一情況,張濱立即將資助這些貧困學生的想法在軍人大會上作了通報,官兵們都紛紛表示支持。

學雷鋒標兵陳晨原是十中隊的一名大學生士兵,退伍后,他被學校聘請為雷鋒精神宣講員、黨史輔導員。如今已是東方航空公司波音737機型大隊副機長的他,在機組里成立了學雷鋒服務小組,成為機場的文明先鋒。

“一個人的愛是有限的,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中隊指導員張軍捷如是說。

1999年5月,剛剛擴建完成的一大會址紀念館面臨講解員不足的困難,十中隊官兵得知后便主動請纓,承擔起了義務講解任務。

高位癱瘓的姑娘劉慧家就住在“一大”會址附近,雖然一直都想來參觀,但因行動困難便就打消了念頭。當她聽說紀念館有武警講解員進行義務講解后,就鼓足勇氣讓家人帶她來到了這里。

講解員程飛見她坐著輪椅行動不便,便主動提出背著她參觀。就這樣,平時40分鐘的講解程飛卻用了整整兩個小時。

參觀結束時,小劉看著程飛滿頭大汗,眼睛濕潤了:“今天在‘一大’會址使我看到了黨的昨天,從武警戰士身上我看到了黨的明天。”

在全國第一個文明禮貌月開始的時候,十中隊倡議每月20日在南京路開展為民服務活動。一位在南京路附近的修鞋匠李永輝,在中隊開展為民服務之初不是很理解,認為搶了他的生意。后來,他漸漸發現,戰士們為民服務幾年如一日,并不是沽名釣譽。他很快便與戰士們交上了朋友,并在自己的攤位上打出了“為烈軍屬、孤寡、殘疾人免費修鞋”的牌子。

德不孤,必有鄰。加入為民服務隊伍的不只是李永輝。 “30年前在南京路上學雷鋒是十中隊的‘獨家買賣’,而如今學雷鋒在南京路已蔚然成風。”南京東路街道管委會主任賀玖余說。

近30年過去了,雷鋒精神就像“火種”,通過十中隊官兵代代傳遞,已播撒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

不辱使命,立足本職

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橄欖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

2003年9月17日23時,南京東路世紀廣場上全國沙灘排球精英賽剛結束,280余噸比賽場地專用黃沙靜靜地堆在那里。

“嘟嘟……”一陣緊急集合哨把戰士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驚醒。10分鐘后,一抹橄欖綠出現在世紀廣場。

2011年1月2日晚上,班長楊澤楠帶隊在南京路武裝巡邏。20時左右,中隊值班室命令,迅速趕赴山東路協助公安干警抓捕販毒嫌疑人。他迅速帶領巡邏組包抄圍捕,在接近毒販交易的車子時,嫌疑人窮兇極惡地揮動著匕首。面對危險,楊澤楠迎了上去,不料,左小臂被劃開10厘米的血口。但他全然不顧,瞄準時機、拿出絕技迅疾將其制服,另兩名毒販見狀遂束手就擒。當場繳獲毒品45克,管制刀具6把,毒資3.8萬余元。

2010年3月初的一天,戰士向樂在市政府東門執勤時,見一輛出租車行至東門車道轉彎處突然停下,遂引起高度警惕。不一會車上下來一名男子,右手拿著保溫杯往身上倒不明液體,左手掏出打火機。

向樂一邊向同班哨兵喊:“有人沖闖目標”,一邊飛沖過去,一把緊緊抓住該男子拿打火機的左手。該男子揚言“我要與你同歸于盡。”向樂不顧身上沾染的汽油隨時都有被點燃的危險,與隨后趕到的哨兵一道將其制服。

“面對生死考驗,我們不敢挺身而出,就不配做十中隊的戰士。”這是中隊官兵的共同心聲。

正是有十中隊官兵的守衛,這些年來,南京路惡性案件發案率始終為零。中隊協助公安機關查處治安事件230余起,抓獲犯罪分子80余名,繳獲自制手槍2支、管制刀具18把,并在外灘救助落水群眾100余人。

來源:人民網 編輯:張少虎

編輯: 張少虎  標簽: 中隊官兵 戰士 南京路 霓虹燈 一大  

精彩熱圖

圍觀冰凍5000年木乃伊

雷鋒精神 永不褪色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