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普氏野馬抵達臨時性過渡馬場。 |
2012年9月6日上午10時,由國家林業局主辦的甘肅普氏野馬第二次放歸自然暨全國首次野駱駝實驗性放歸自然儀式在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
當天,在21匹普氏野馬回歸自然的同時,來自甘肅敦煌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兩只雄性野駱駝“敦敦”、“煌煌”以及來自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的兩只雌性野駱駝“武武”“威威”同時被放歸大自然。
2010年9月,甘肅將人工飼養的7匹普氏野馬放歸于敦煌西湖保護區,這是繼中國1985年從英、美、德等國引進24匹人工圈養的普氏野馬在新疆放養后,首次在甘肅探索野馬放歸,監測顯示7匹野馬種群生活習性和健康狀況良好,已完全適應了自然狀態下的生活。
據了解,放歸野馬需要經過嚴格精心的“策劃”。必須具備強壯的體質才能適應自然生存環境,精心遴選出適合野生環境的馬匹是第一步。組建雌雄和成幼比例恰當的放歸群,是野馬放歸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
作為世界上僅存的野生馬,普氏野馬堪稱研究馬起源的“活化石”。普氏野馬曾經生存繁育于中國新疆北部準葛爾盆地北塔山和甘肅、內蒙交界的馬鬃山一帶,以及蒙古國干旱荒漠草原地帶。由于人類無情的獵殺、棲息地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多重原因,普氏野馬于上個世紀中葉在野外滅絕,100多年前在中國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