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有望實現物價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預期目標
物價穩則民心安,中國物價高位運行無疑會困擾百姓生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中國經濟要“穩中求進”,其中就明確提出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北京市民:我覺得這兩年(菜價)比頭幾年高不少,原來好比你光吃飯吧,(每月)一千多(人民幣就)夠了,三口人(的情況下)。現在好像再買點水果什么的,要兩千多(人民幣),這還是一般正常花消水平,不是特別浪費的情況下。
天津市民:最近天津水費又漲價了,我覺得像水電氣這些都屬于成本,成本漲價了,我也會很關心,很擔心未來物價還會不會漲。
中國央行發布的2011年第4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68.7%的居民認為,當前物價“高,難以接受”。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5.4%的漲幅仍遠超年初4%左右的預期目標。物價居高難下成為當前老百姓生活的最大困擾。
201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其中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全國人大代表李億龍說,穩經濟、穩人心的前提都是要穩定好物價,物價穩則民心安。
“穩物價是個民心,穩物價也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因我們現在整個物價指數正在不斷地攀升,在這樣的形勢下,盡管這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很好,但一旦出現了通脹,出現了人心不穩,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經濟的穩、人心的穩,前提都是要把物價穩好。”
全國人大代表石嘉興認為,中國國內勞動力、資源性產品的價格上漲形成的成本推動因素,以及歐美國家新一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的不確定性,這些都使未來價格走勢不容樂觀。“穩定物價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是現在隨著輸入性物價、包括物價上漲剛性因素(的顯現),想穩定物價是我們老百姓和政府追求的目標,但不一定能夠像大家期望(的那樣)物價不上漲。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5日坦承,物價上漲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輸入性通脹,一些大宗商品,比如要進口的石油、鐵礦石、食用油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還在高位震蕩。國內部分農產品的供求關系還是處于緊平衡的狀態,今年的自然條件,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他對今年把物價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還是充滿信心:“我們具備穩定今年物價的有利條件,農業連續八年獲得豐收,生產也是穩定的。食油、食糖這些生活方面的需求,我們的庫存也是充足的,工業消費品總體上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再加上我們采取改善儲備條件、整頓流通秩序、降低流通費用,加強市場監管這樣一系列的措施,所以我對今年把物價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還是有信心的。”
3月5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再次強調,物價的穩定是關系群眾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點工作,是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關鍵因素。要繼續多管齊下防止物價反彈,真正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到好處。“繼續把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作為穩定物價的重點。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保障主要農產品供給。嚴厲查處發布虛假信息、囤積居奇、操縱價格、惡意炒作等違法行為。要多管齊下,切實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間成本降下來,真正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到好處。”
來源:國際在線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