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滿懷信心的民族,這是一個珍惜穩定的社會
——充滿生機活力
“即便是呼和浩特、東營這樣的中小城市,也噴薄著一種能量,那里的人們期望著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城市。這種能量,在我看來,是當代中國的最大財富,它涌動在中國的都市、縣城和村莊,涌動在每一個人身上,無論老少。”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旁聽政府工作報告前,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這樣告訴記者。
對此,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有同感。他說:“到中國一年多了,我常問自己什么讓我最震撼?我發現,在我認識的中國學生和企業家身上,有一種巨大的活力和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這令人久久難忘。”
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院長沃爾姆則以中國高科技企業華為公司為例,說明中國企業人士身上的活力。他說,無論是在國內市場的占領上,還是在國外市場的開拓方面,華為從最初的勢單力薄,到如今成長為令人矚目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這都離不開創新精神。
“憑借著這股突破性創新精神,華為等中國的領先企業在海外市場包括北歐市場的開拓上都在節節突破,高歌猛進,不斷發展壯大之中,” 沃爾姆說。
——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只要祖國想著我們,我們就一定能回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有安全感。我對身為中國人感到自豪!”日本Searchina新聞網援引一名在利比亞受傷的中國工人的話說。
在兩會召開之際,3月5日晚11時15分,隨著上海航空公司FM608航班緩緩在上海虹橋機場著陸,中國在利比亞人員撤離行動在經歷了高度緊張的九天八夜后圓滿結束。至此,35860名中國公民安全回到祖國的懷抱。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看到成千上萬別國受困者的悲慘境遇,中國獲救民眾和網民對政府的感謝和夸贊自然是發自心底。
意大利歷史哲學家、烏爾比諾大學教授洛蘇爾多從一個學者的角度講述了他最近一次訪華期間對中國民眾的觀察與思考。
“清晨的天安門熙熙攘攘。很多游客都在驕傲地等待觀看升國旗儀式。這并不是大國沙文主義:中國人非常樂意邀請外國人一起拍照,就好像在邀請全世界共同慶祝飽受帝國主義蹂躪的古老文明的回歸。”洛蘇爾多在一篇文章中寫道。
“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不但將億萬人民從貧窮困苦中解救出來,還使中國人獲得了個人和民族尊嚴,使他們的眼界擴大到全世界。”洛蘇爾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