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指出,中國民眾對于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期盼日趨熱切,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民眾不僅要擁有發展經濟的自主權,還要擁有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實現這‘四權’,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科學發展、推進社會建設、加強社會管理的客觀要求。”李君如說。
一些代表委員還提出,世界范圍內出現的一些新動向以及產生的影響,值得關注和研究。
“特別是在互聯網和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與世界聯系越來越直接緊密。國內民眾接觸的信息更多,對一些問題的關切和認識更深,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增加了期盼。”全國人大代表趙林中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委員常修澤說,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都是第一次被非常明確地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的“改革”篇章。對比之前的五年規劃或計劃,“十二五”規劃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要超越以往側重的經濟體制改革,“這是完全不同的改革布局”。
來自黑龍江的全國人大代表李本公認為,幾十年的實踐證明,中國選擇的政治文明道路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下一步要在實踐中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