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牛奶標準高低的爭論,最近再度引起社會關注。
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奶業論壇上,關于當前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兩位業內人士針鋒相對。
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品標準創全球最差標準,標準制定被大企業所左右。
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認為:當前我國乳業還處于初級階段,制定乳品標準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研討會上,雙方觀點僅是零散表達。6月21日,本報記者采訪雙方當事人,將其觀點進一步充分展示給讀者。
正 方
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
執行更高標準
七成奶農將殺牛
乳品安全,關系老百姓的健康,首先要理解、保護消費者的健康訴求。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要將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作為第一要義,這毋庸置疑。
要承認,目前我們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確不高。2010年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質含量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該標準頒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鮮乳菌落總數以前允許每毫升50萬個,現在是每毫升200萬個。從這兩項指標看,標準的確是降低了。
不過這會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衛生部等部門在制定標準時,肯定已經充分考慮了。大家都希望對乳品的質量高標準、嚴要求。但是,如果制定一個標準,大部分生產者都達不到,就有些脫離實際情況了。
目前我國奶牛養殖業的實際情況是:小規模散養比例較高,超過70%;100頭以上規模,不到30%。
小規模散養不是標準化養殖,經常是自家種什么,就給奶牛吃什么,蛋白質含量不穩定。
據農業部調查,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質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別達75%和90%;某乳品企業6月份西北、中南、東北等三個區收購生乳蛋白質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別達75.8%、33.8%和24.9%。
小規模散養,往往就在房前屋后,衛生環境不是那么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條件有限,生鮮乳菌落總數更容易升高。
還有一個現實,就是奶源還遠不能滿足乳業的加工需要,缺口高達40%—50%。這就造成收奶企業在奶源把關時,底氣不足。
所以,無論蛋白質含量,還是生鮮乳菌落總數指標的設置,在保護消費者的安全的前提下,也要考慮我國乳業的發展現狀。
眼下當務之急,是擴大養殖的規模,特別是優質規模化養殖的比例,改變當前奶源的供求關系。
提高標準,倒逼質量提升,這樣的想法是不錯,可是如果脫離了實際情況,就可能導致乳業重創。如果現在就要求按照乳業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執行,那么占總量70%的散養戶絕大部分都要倒奶、賣牛、殺牛。奶源供應將更緊張,可選的優質奶源更少。
當無奶可供時,乳品企業只得關門,消費者只能依賴進口。且不論進口乳品能否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僅價格就不是每個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而到時國外想怎么提價,我們也只能無奈地接受。
雖然不能為了保護民族產業而損害消費者的健康,但是在不損害消費者健康的前提下,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受循序漸進地提高質量呢?
最近,公眾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質疑,是對國產乳品質量不信任的一次小爆發。提高乳品質量,重塑消費者的信心,養殖戶、乳品企業、行業協會、政府,都責無旁貸。
奶牛養殖業是乳品質量把關的源頭。擴大規模化養殖的比例,是提高生乳質量的重要途徑,有多種方式可以實現。比如成立奶業合作社,或者政府建立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奶農把自家的牛放到養殖小區中,按照統一標準管理。有實力的乳品企業,也可以自建牧場與養殖場,建立自己的核心奶源地,讓生乳質量更加可控。
總之,我們既要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也要理性地尊重客觀現實,要在兩者當中找到合適的平衡點,加速提高乳品質量,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反 方
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
維持現有標準
廣大百姓不買賬
對于中國去年出臺的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業內有一種聲音:這是一夜之間倒退了25年的標準,也是全世界最低最差的一個標準。
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說,這個標準是尊重國情現實以及保護中小奶農的利益,我覺得這兩個說法都站不住腳。
我們現有的條件難道就不能生產出高蛋白的牛奶?顯然不是這樣的。
只要舍得給牛精飼料和優質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就會得到提高。如果提高標準的同時提高收購價格,不達標的都不能賣,那一方面奶農不能不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有足夠的成本,高標準養牛自然高標準產奶。
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散養為主的格局,產不出高品質的奶。比如很多人認為散養衛生條件差,保障不了菌落總數達到高標準。可事實上,減少菌落總數,不是農民做不到,而是企業的設施跟不上。
牛奶在剛離開乳房的一瞬間,其菌落總數其實非常低,每毫升不過3000—5000個,最多也不過1萬—2萬個,而之后能達到200萬個,主要是在牛奶離開乳房進入加工環節這一時間段造成的。
也就是說,造成細菌超標完全是收奶站等人為因素造成的。在從牛奶擠出送到收奶站之前,農民可以用冰塊包住牛奶的容器,這土辦法不難做到,效果也很好。
再看照顧中小奶農的利益的說法。其實新標準實施一年,奶農并沒有從中得到很大實惠,反而間接地受害。
按說國內的乳品需求增長很快,但是一些地方卻出現了奶農倒奶、殺牛的情況。如果銷路好,獲利豐厚,奶農怎么可能輕易把牛殺掉,主動退出呢?
低標準的乳品,國內消費者是不買賬的。現在很多人都想盡一切辦法買國外的乳制品。國內不惜高價買、出國大包小包帶、冒著不辨真假的風險網上代購,充分顯示了我們老百姓對國產乳品消費信心下降。
消費者沒有信心,奶農最終也賣不掉奶,或者說賣不上價。上周,還有奶農跟我反映,一斤原奶價格掉到1.2元,甚至還有8毛錢的,連飼料和人工成本都不夠。虧都虧死了,還受什么益?
降低標準,誰獲利了?乳品企業。飼養成本降低,企業比較容易的收購低價奶源,有條件以更低價格占領市場。企業規模越大,受益就更大。
在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出臺之前,專家在各地調研,提出提高標準的意見,基本沒有被采納,顯然是有大企業在操作。
有些消費者可能不太清楚,我們常喝的液態純牛奶,主要有超高溫殺菌的常溫奶和低溫滅菌的巴氏鮮奶。我國市場以常溫奶為主流,而發達國家則以巴氏奶為主。
相比較而言,巴氏奶殺菌溫度低,營養流失少,但保質期短,儲運要求高,往往銷售半徑小。常溫奶殺菌溫度高,營養流失多,但保質期長,儲運要求低,更容易遠距離運輸。
新國標將菌落總數提升到每毫升200萬個,如用這樣的牛奶來做巴氏奶產品,不但風味、營養受到影響,還會由此引發出一些不確定的食品安全因素,用于超高溫加工的常溫奶倒是影響不大。
在常溫奶占據絕對主流的國家中,以常溫奶對奶源的需求作為國家標準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這不代表消費者沒有消費優質奶的權利,只是現有條件下,難以實現罷了。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