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媒體日前發表《吳官正家書一束》,較為罕見地公開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吳官正寫給其親屬及家鄉官員的多封書信,內容透露出這位中共前領導人嚴于律己的往事,引起坊間熱議。
而稍早前,中國老一輩領導人萬里從嚴教子、“禁止家人打自己旗號”的清廉舊事也曾見諸報章。網上至今亦流傳著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通過家書教育兒子的軼聞。另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近日發布一篇介紹毛澤東致信親友的文章,披露了當年毛拒絕親友請托找工作等細節。
在當前中共加強反腐、相關措施屢有出臺的背景下,這些信息的公開無疑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長期以來,官方希望發揮典范效應,強化“權力的自我約束和克制”,為健全外部監督機制贏得時間。
據報道,退休后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雖然按規定可享受交通優先待遇,“但他卻從不允許秘書或家人這樣做,他說,北京的交通這么擁堵,不能再添亂。”對照現在一些地方官員外出時興師動眾的“大場面”,萬里老人此舉頗有教育意義。
而最近媒體披露的書信顯示,吳官正2006年在一封“給弟弟及叔叔等家屬的信”中寫到:“剛得悉父親大人逝世……喪事一切從簡,決不能大操大辦,決不要收受任何人的錢財,決不可勞煩當地政府。”對照當前少數官員動輒借婚事、喪事、節日等大肆斂財的亂象,吳官正的這種做法備受網民好評,也讓人們看到中南海高層以身作則警示官場的努力。
近年來,中國官方通過各種評選活動,在地方政府和基層公務人員中推出了一批批模范人物,借以匡正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而前領導人書信的公開,則在中共領導干部中樹立起典范,對于匡扶正氣、反腐倡廉意義不同一般。
此次家書披露正值官方掀起新一輪“反腐風暴”,又逢年底容易滋生“節日腐敗”的特殊時期,因而更能顯示出書信內容的現實針對性。中共近期推出《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兩大新規,此時樹立高層典范,客觀上起到了為“反腐新政”吹風助力的效果。
而從國際視野觀之,從羅斯福的“爐邊談話”,到溫家寶總理的多次“網談”,世界上不少國家的領導人都常常通過人性化方式向公眾傳遞執政理念、人文精神,近期披露的領導人家書,再次讓人們管窺中國領導人的真實生活與精神世界,也領略到此中傳遞的政治深意。
來源:中國新聞社 編輯:段若蘭